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7 道试题
1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相关内容后,继续循着科学家的足迹,对豌豆花位置(豌豆花有腋生和顶生两种着生位置)的遗传情况进行了探究,请回答以下问题:

(1)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在遗传学上被称作一对___,控制豌豆花的着生位置的基因在染色体上,染色体由DNA和___组成。
(2)如图1所示,子一代的豌豆花全部为腋生,而子二代则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顶生花,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亲代的遗传物质是以___为“桥梁”传给后代的。
(3)子一代腋生花豌豆植株的体细胞中___(填“有”或“没有”)控制顶生花性状的基因。子一代中未出现顶生花性状,子二代中才出现顶生花性状,可知豌豆的顶生花性状是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分析图1可知,子二代腋生花豌豆的基因组成为___(相关基因用A、a表示),子二代腋生花豌豆所占的比例是___
(4)由图1可知,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由图2中的___(填序号)所提供。豌豆黄是北京传统小吃,其主要制作原料是豌豆,在③豌豆荚中有多粒豌豆的原因是:___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连州中学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2 . 每年5月的第3个星期是我国的“全国助残日”,这个节日的设立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推动社会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营造一个更加平等、友善和包容的社会环境。如图,小红是一位先天性耳聋患者,其父母均表现为正常。先天性耳聋是一种遗传病,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

(1)在遗传学上,先天性耳聋和正常称为一对________
(2)小红为先天性耳聋患者,其父母均表现为正常,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现象。
(3)根据分析得知,先天性耳聋是一种______(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可以推断小红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其父母的基因组成均为______
(4)小红的父母想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患先天性耳聋的概率是_______。为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实现优生优育,应采取的措施包括禁止______,提倡遗传咨询和进行产前诊断。
(5)若新生儿确诊为先天性耳聋,应尽早为患儿植入人工耳蜗,以免因听力丧失而错过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机。人工耳蜗模拟了_______(感受器/效应器)的功能,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将兴奋传递给听神经,最终在_______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7日内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3 . 桑蚕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点,衍生了丝绸文化、桑酒文化等,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某校开展了“传承桑蚕文化,开启饲蚕之旅”的实践活动,小明积极参与其中。
(1)桑蚕是鳞翅目蚕蛾_________(填分类等级)蚕蛾属的昆虫,野生桑蚕经过数千代的培育,形成了现在的家养桑蚕(简称家蚕)。
(2)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是ZW,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是ZZ。正常自然种群中,雌雄家蚕的数量基本相等,原因是_________
(3)下图一中,能正确表示家蚕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组成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4)图二是小明在养蚕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_(填“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幼虫有蜕皮现象,蜕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5)小明在饲养过程中发现,孵化蚕卵时,室温不同,蚕卵的孵化率也不同。对此,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蚕卵数(个)温度(℃)湿度(%)孵化出幼蚕所需的时间(天)孵化率
100016751090%
10002075998%
?3075868%
从实验方案分析,丙组的蚕卵数应该是_________个。根据本实验结果,请你从提高蚕卵孵化率的角度,给蚕农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测试生物(三)
4 . 果蝇是遗传学上常用的实验材料,其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它易饲养,在25℃时十天左右就繁殖一代,一只雌果蝇一代能繁殖数百只后代。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图一中甲乙丙丁是正常果蝇体细胞和它们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果蝇的翅型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为研究其遗传规律,在25℃条件下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图二中纯种长翅果蝇与纯种残翅果蝇进行杂交,子代幼虫在不同温度下发育成不同翅型果蝇的实验。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代

子代

残翅

长翅

1

残翅×长翅

0只

238只

2

残翅×残翅

244只

0只

3

长翅×长翅

92只

274只


(1)果蝇通常被选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其原因是_______(至少答两条,2分)。根据表中第_______组的实验结果,可推断长翅是显性性状。
(2)表中第1组子代中长翅个体与第2组子代中残翅个体进行杂交,后代出现残翅果蝇的概率是______。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断,理论上组别3的子代中纯种个体数量大约为_______只。
(3)图一中的_______(选填丙或丁)是果蝇甲的生殖细胞,该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
(4)根据图二的实验结果说明性状表现是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现要判断一个未知温度下发育而来的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可以将它和图二亲本中的_______果蝇杂交,将后代幼虫置于_______条件下发育,若子代的性状表现类型以及比例为_______,则说明该残翅的基因组成和图二的子代相同。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新营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5 . 夏天,腐烂的水果周围有很多果蝇。兴趣小组发现这些果蝇的翅型有差别。他们到某大学遗传学实验室围绕果蝇进行了系列研学活动。
(1)他们发现果蝇的身体分部,足和触角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判断其属于________动物。果蝇在室温下10多天就繁殖一代,其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推断其发育方式是________
(2)他们查阅资料发现: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如图是他们绘制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该果蝇性别为________,其产生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能是________(用图中相关符号表示)。

(3)他们让一群长翅果蝇与另一群长翅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观察发现子一代中有长翅果蝇、残翅果蝇。由此可推断出________是隐性性状,子一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用D、d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
(4)他们从子一代中选取一只长翅雄果蝇,为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设计了下列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从子一代中随机选取一只残翅雌果蝇与该果蝇杂交。
方案二:从子一代中随机选取一只长翅雌果蝇与该果蝇杂交。
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________,依据是_______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华伦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某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的生殖过程进行了探索,请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生物通过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产生后代,下图是与生物的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

(1)甲图和丙图,它们在发育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较大,被称为_________
(2)乙图植物的生殖方式是嫁接,如果接穗是基因型AA的黄桃枝条,砧木是基因型aa的毛桃,嫁接成活后结的桃子果肉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3)丁图为鸟卵结构,如果该卵为受精卵,胚胎发育过程中,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是_________(用序号表示),鸟卵的生殖发育必须经历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
(二)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材料。下图表示染色体结构示意图,下表是果蝇的长翅和残翅在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用B、b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

实验组别

亲代的性状表现

长翅×残翅

长翅×长翅

长翅×长翅

子代性状及数目

长翅

52

101

76

残翅

49

0

25


(4)果蝇的翅型有不同表现类型,这一性状由[     ]_____控制的。
(5)上表为三组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根据第___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残翅是隐性性状;第一组杂交实验中亲代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
(6)现有一只长翅果蝇,为检验其基因组成,让它与残翅果蝇杂交,若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表格第二组的实验结果相似,则该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7 .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项目主题:非洲蝗灾侵袭亚洲,我国是否会造成“粮食”减产
探究任务一:蝗虫的生长环境及环境保护
2019年始于东非的蝗虫,迅速蔓延至亚洲,2020年2月,亚洲和非洲遭遇了近70年来最严重的蝗灾,多国农业深受其害,蝗虫长以水稻,小麦等桥本植物为食,据估计,一平方公里内的蝗虫一天能吃掉相当于3.5万人的食物。

       

蝗虫身体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为研究蝗虫身体颜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别

亲代

子代

绿色

褐色

1

绿色×褐色

0只

238只

2

F1褐色×F1褐色

92只

274只

(注:F1表示第1组杂交的子代;“×”表示杂交)
(1)由数据可知隐性性状是______(填“绿色”或“褐色”)。绿色蝗虫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2)第2组杂交实验产生的子代性状比例约为3∶1,其原因是:
①亲代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基因组成及比例为A∶a=______
②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是______的。
(3)为防止蝗虫危害水稻,及时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请你提出一项既能控制蝗虫数量,又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措施:______
探究任务二:水稻的生长环境及生产
“2019年末,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受疫情影响,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限制本国粮食出口,这引发了全球关于粮食危机的担忧。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某中学生物小组对“我国水稻分布地区及其影响条件”进行探究,分析我国是否会出现“粮荒”问题。

(4)“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培育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的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水稻的(       
A.性状B.生活习性C.基因D.生活环境

(5)在杂交水稻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一种不育系的水稻与一种恢复系的水稻进行杂交,才能获得杂交水稻种子。若某年因某种原因获得的杂交水稻种子数量不足,农民则先将种子播种,待长出的秧苗分蘖(茎的基部长出新的芽所发育成的新植株)后,将分蘖苗分开插入水田。以上两种繁殖方法(       
A.分别属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B.都属于无性生殖
C.都属于有性生殖
D.分别属于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6)为解决‘粮荒’问题,袁隆平院士与助手们经过多年的刻苦研究,培育出多个高产而优质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亩产量,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请你试着说一说“杂交水稻”蕴含的科学道理。________
2024-06-17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实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我国有着悠久的养蚕历史,蚕丝织成的美丽丝绸,铺就了古代漫漫丝绸路,促进了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科研人员在研究家蚕时,发现了一只黑色斑的变异个体。将这只黑色斑个体与普通斑个体杂交,产的卵孵化出了867只黑色斑和898只普通斑的家蚕。科研人员用子代个体又进行了三组杂交,结果如下图甲。

(1)蚕的黑色斑和普通斑是一对______。在普通斑中出现了黑色斑,且杂交后代中也有黑色斑,说明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的变异。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为显性性状。
(2)野生蚕蛾可以飞行,饲养的家蚕品种已经失去了飞行能力,这是_______的结果。
(3)研究发现,蚕的斑纹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若用字母A表示这对基因中的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最初发现的黑色斑变异个体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4)图乙为家蚕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比,家蚕的个体发育多了_______阶段。
(5)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性染色体雄蚕(ZZ)与雌蚕(ZW)。家蚕的体色多样,刚孵化的幼虫体色黑色对赤色为显性,且相关基因(B/b)只位于Z染色体上。研究发现,赤色个体在高温干燥(30℃相对湿度60%)条件下胚胎致死。科研人员用亲代分别为赤色的雄蚕与黑色雌蚕进行杂交产卵,并将卵放置于高温干燥条件下进行孵化,则子代中雄蛾所占比例是______,且体色为_____色。
2024-06-1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9 . 我国嫦娥四号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俗称“罐子”),密封的“罐子”内搭载了经典的遗传学动物——果蝇。果蝇是常用的实验材料,已知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似。

       

(1)果蝇属于节肢动物昆虫纲,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图乙果蝇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发育方式为_______
(2)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不少节肢动物也给人带来诸多困扰,如:蚊、螨叮咬人,并传播疾病。从传染病流行环节分析,蚊、螨叮咬人属于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析,果蝇扮演的角色_______
(3)果蝇幼虫放在25℃条件下培养,发育为成虫的果蝇有长翅和残翅两种翅形,如图甲所示,长翅基因(A)对残翅基因(a)为显性。不同基因组成的果蝇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发育为成虫的果蝇都为残翅。现有一只待测的残翅果蝇,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判断它的基因组成。
①让待测的残翅果蝇与多只25℃下培养大的_______(长翅或残翅)果蝇交配。
②产生的子代果蝇幼虫在25℃下培养一段时间。
③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2024-06-1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10 .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生殖过程完成的。下图是与生物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甲中所示生物的发育方式称为___
(2)图乙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新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受精卵是在___(填序号)中形成的。
(3)图丙所示鸟卵的结构,能发育成雏鸟的是2,其结构名称是___
(4)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如图丁是白化病的家族遗传图谱,分别用D、d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①人的肤色正常和白化在遗传学上称为___
②据图丁可以推断出Ⅰ-3和Ⅰ-4号个体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Ⅰ-3和Ⅰ-4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
③根据民法典规定,Ⅲ-10和Ⅲ-12不能结婚,原因是___
2024-06-1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