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八年级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若将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若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
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向左移动;
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远______(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
(2)如图乙,线段AB为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倒数和像距倒数的对应关系,则此凸透镜焦距为______
(3)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不断移动烛焰位置,观察到如图丁中①至⑥的六种烛焰清晰的像,请按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由远到近所得到的6个像进行排序,正确顺序为______
(4)他还想利用发光字母来探究凸透镜成像时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图戊中的4个字母适合做光源的有______个;

(5)若固定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不变,只移动凸透镜。设蜡烛与凸透镜第一次成清晰像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______L(选填“>”、“<”或“=”),凸透镜移动过程中,设第二次成清晰像的位置为B,则前后两次成清晰的像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______(用L0L表示);

2 . 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1所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蜡烛向右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透镜乙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  )
   
A.透镜乙的焦距为10cm
B.蜡烛移动的距离s>10cm
C.若不移动蜡烛,则需向右移动光屏才能成清晰的像
D.第二次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3 . 小明用电子秤、玻璃杯和水测量鸭蛋的密度,测量步骤如图所示,依次读出图中电子秤显示的质量。分析计算时,他发现只要读出图中的三个质量就能求出鸭蛋的密度,其中有一个图的质量是必须要读出的,这个图是___________(填字母)。若读出A、C、E三次的质量分别是,则鸭蛋的密度___________(用表示),该结果___________(填“受”或“不受”)鸭蛋取出时带走水多少的影响。

   

2023-08-18更新 | 69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中考二模物理
4 . 静静想通过实验测量矿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操作:
   
(1)把天平放在___________上,并将___________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3)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4)若该矿石吸水,按以上步骤测量出矿石的密度将偏________(填“大”或“小”);
(5)静静利用干燥、不吸水的矿石还可测出未知液体的密度,操作如下:
   
①在圆柱形容器中装入待测液体,如图甲所示,将平底烧杯放入待测液体中,烧杯静止时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为H1
②将矿石放入烧杯中,如图乙所示,烧杯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1,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为H2
③将矿石拴在烧杯底部,如图丙所示,烧杯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2
已知矿石的密度为ρ,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是烧杯底面积的3倍,则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用已知物理量字母表示,烧杯视为粗细上下均匀的容器)
5 . 现有一瓶饮料,小明用托盘天平、烧杯和已知密度为的金属块测出了该饮料的密度
(1)分析小明的实验方案发现,由于金属块取出时带走部分饮料,使测量结果偏大,请从以下选项“A.瓶和饮料   B.烧杯和饮料   C.金属块的质量”中选择合理的选项,补全小明的实验步骤;(选填字母序号)
①用天平测出______质量
②在烧杯内倒入适量饮料,用天平测出______总质量为
③将金属块缓缓浸没在烧杯中,在烧杯壁上标记液面的位置;
④取出金属块,向烧杯中注入适量饮料到标记处,用天平测出______总质量为
(2)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上述实验步骤中补入的三个选项应依次为______
2023-06-05更新 | 5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6 . 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同时开始沿直线做匀速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6秒后两车相距10米,则(  )
   
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0~6s时间范围内两车一定不会相遇
C.MN两点距离有3种可能值
D.若MN两点相距90米,则两车运动方向可能相反
2023-06-02更新 | 9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7 . 为了判断铁矿石中的含铁量,工程师需要测量矿石的密度,由于矿石的体积太大不能够放入量筒,工程师用天平、水和细线测量矿石的密度。(g取10N/kg,ρ=1.0×103kg/m3)操作步骤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___________移到“0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在左盘中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在右盘中用镊子放入砝码,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直至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___________g;
(3)用细线系住矿石,手拿细线将矿石完全浸没于烧杯的水中(未接触烧杯,水未溢出),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所用砝码的总质量和游码所示质量之和m2=133g;
(4)放手后矿石沉到杯底,通过增减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发现右盘的砝码增加m3=250g。
(5)通过计算可知:操作(3)中绳子的拉力为___________N,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6)测量结束后,工程师发现该矿石是多孔物体,具有吸水性,不考虑测量工具读数产生的误差,根据上述方法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矿石的密度,工程师增加了一个步骤,把矿石从烧杯中取出,轻轻擦干表面的水,用天平称得该矿石的质量为m4,则该矿石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矿石=___________(用m1m2m3m4ρ表示)。
2023-05-29更新 | 4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


(1)将该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20cm处,恰好在右侧6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到__________cm处,则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若保持凸透镜在50cm处,把蜡烛放在光具座40cm处,在透镜另一侧将光屏沿主光轴远离透镜的过程中,光屏上的光斑大小将__________
(3)若凸透镜不动,将光屏和烛焰都向左移动2cm,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若要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则可以在透镜左侧靠近透镜处放置一个合适的矫正__________眼睛的镜片。
2023-05-09更新 | 5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
9 . 为了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将质量相同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装冰的试管中从2min开始出现液体到6min冰完全消失,装石蜡的试管中从5min开始出现液体到10min固态石蜡完全消失。图乙中的AB分别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和石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由图像可知,物质___________(选填“冰”或“石蜡”)是晶体;
(2)在冰和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石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石蜡又继续熔化,这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____
(3)实验中不采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而是采用水浴法加热,除了增大受热面积、缓慢加热外,还有的好处是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地清洗试管,防止石蜡___________导致温度计无法取出;
(5)学习了汽化知识后,小明重新进行实验,两种物质全部熔化后,继续对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两个试管中的液体都不会沸腾。请在水和石蜡油两者中任选一个,回答不能沸騰的原因___________
10 . 一车厢以速度v在水平地面上行驶,车厢底部有一光源,发出一光信号,射到车顶。已知在车厢里的观察者测量到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Δt0,如图(a)所示。另外一个观察者站在地面,他测量到的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Δt,如图(b)所示。研究表明不论观察者是站在车厢里还是在车厢内地面上,车厢的高度L0都是不变的,光在车厢里和车厢内地面上传播的速度都是c,试判断Δt和Δt0哪一个更大一些,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023-04-03更新 | 4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苏州立达中学中考物理零模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