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八年级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4 道试题
1 .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07秒,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次飞船又“进化”了!轨道舱壳体结构使用质量轻、超塑性、超韧性和超强耐腐蚀铝合金材料,还给飞船穿了套“温控外衣”——低吸收、低发射型热控涂层,别看它薄,它可以保护飞船减少温度变化的影响,再大的温差也不怕,并且十分耐高温,它主要是应用在飞船的轨道舱和推进舱上。返回舱上的隔热层主要依赖蜂窝增强低密度烧蚀材料,其外面还有一层防烧蚀涂层,能抵御返回舱闯入大气层时产生的高温。如图所示,火箭点火升空时,降温系统向发射塔喷洒大量的水,顿时周围“白气”滚滚。

请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并做简要的回答。(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为什么“温控外衣”十分耐高温?   回答:因为它的熔点高。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28更新 | 100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物理试题
2 . 请阅读《华夏之光——圭表》

华夏之光——圭表


我国古代的天文观测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天文学家们发明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其中圭表就是典型的代表。圭表(如图所示)包括圭和表两部分,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叫作圭,直立在平地上的标竿或石柱,叫作表,圭和表相互垂直。战国以前的天史学家已能够利用水面来校正圭,使其水平,使用铅垂线来校正表,使其与圭相互垂直。

依据圭表正午时表影长度的变化,就能推算出二十四节气,依据表影长短的周期性变化,就能确定一回归年的天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对圭表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与创新。他将表的高度增加,并且在表顶加一根架空的横果,使表高变为传统表高的五倍。这样,测量时,把传统的确定表影端的位置变为确定梁影中心的位置,提高了测量影长的精度。郭守敬又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发明了景符,利用景符可以在圭面上形成太阳和横梁的清晰像(如图所示),这样就可以精确的测量表的影长了。这些措施成功解决了圭表发明以来,测影时“虚景之中考求真实”的困难。以圭表为代表的我国古代的科技成果,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激励着我们攀登新的科技高峰。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保证圭和表相互垂直的措施,并解释为什么这种措施可以保证圭和表是相互垂的。
(2)郭守敬的改进与创新措施解决了早期圭表的什么问题?
(3)除了圭表,请你再列举一个我国古代天文观测仪器。
2021-06-26更新 | 197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
3 . 为加强消防安全,在学校楼道内必须配备消防设备,其中常见的有干冰灭火器。当发生火灾险情时,我们可打开灭火器阀门对准火源根部灭火。请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干冰能快速灭火的原理(字数不超过100字)。

   

2023-07-06更新 | 63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试题
21-22八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简答题 | 较难(0.4) |
4 . 当我们买来冻鱼、冻鸡、冻肉等食品时,为了化开冰把它放在凉水中浸泡,泡到相当长时间,就会发现冻鱼外面结了一层冰,当这层冰的厚度不再增加时,揭掉鱼身的冰层可见到鱼已化冻,有人把这种现象说成是“冷水拔冰”,请你解释为什么要用冷水而不用热水?
2021-08-07更新 | 1141次组卷 | 5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苏科版) 第二章 物态变化 2.3 熔化和凝固 (备作业)
2022·上海·中考真题
简答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同学发现冬天水管会“爆裂”,他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以下信息:
(1)物体膨胀时如果遇到障碍,会产生很大的力;
(2)金属会热胀冷缩;
(3)水和冰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如表所示:

形态

温度(℃)

4

3

2

1

0

0

密度(千克/米 3)

0.9998

0.9996

0.9994

0.9991

0.9990

0.9101

①根据表格中温度和密度的数 据,得出结论: 在 1 个标准大气压下, 当 0 ~ 4 ℃ 时,_____________
② 请你指出水管“爆裂”的原因,并写出分析过程_________________
2022-07-13更新 | 1031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2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题
6 . 晾晒衣服时,人们通常将湿衣服展开,放在太阳下的通风处,这样衣服干燥的更快。试解释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______
2021-06-27更新 | 104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物理试题
7 . 以下是两种夏天的降温方法,请分别解释其降温的原理。

(1)在户外核酸检测点周围放装有冰块的桶;
(2)在工厂生产车间使用如图所示的降温风扇。水经过超声波雾化成细小水滴,被风扇吹出后,可加快周围气温下降。
2022-05-19更新 | 5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质量抽测(二检)物理试题
8 . 医护人员为每个人进行核酸检测之前,都需要用以酒精为主要成分的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工作一段时间后,医护人员会感觉手很凉。请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022-06-28更新 | 91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2年吉林省中考物理试题
9 . 如图所示,在“升华和凝华”一节的课堂上,老师把一块合适大小的“干冰”,也就是固态二氧化碳,扔进装了一些热水的杯子里,同学们观察到从杯口有滚滚的“烟雾”冒出,十分惊奇。还有细心的学生在下课时发现杯子里的水结冰了。请从这两个现象中选其中之一加以解释。
2022-11-28更新 | 45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检测物理试题
10 . 爸爸开车送小明上学的过程中,小明发现一个现象。人在车内,车窗关闭时,汽车前面挡风玻璃上很容易起雾。起雾后,爸爸打开冷风吹向前挡风玻璃,就不再起雾,而且原先的雾也很快消散了。
(1)请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玻璃上“起雾”的原因。
(2)为什么吹风能让雾很快消散?
(3)小明想:“如果向玻璃吹热风,把玻璃吹热了,就不会起雾了。”某一次,当玻璃刚刚起雾时,小明让爸爸打开热风吹向玻璃,结果发现热风吹向玻璃的时候,玻璃上起雾反而更严重了。请问:小明的想法有没有道理?为何实际情况与他的想法不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