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八年级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1)如图所示,用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图(a)中,物体A长度为________cm;图(b)中,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cm。
   
(2)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
   
(3)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2023-10-01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 . 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2023-05-11更新 | 96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延庆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3 . “飞天”舱外航天服


北京时间2022年9月17日17时47分,经过约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如图是航天员蔡旭哲首次出舱并登上小机械臂的照片。
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在太空行走和工作的交通工具。为方便航天员出舱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我国科研人员精益求精,对服装的关键部件进行了技术创新。
头盔面窗。在太空中,保持视野清晰并非易事。出舱时,有时会遇到﹣100℃的低温,头盔面窗的温度也会下降,而航天员口鼻中散出的热气就会在面窗上结雾,妨碍航天员的视野。为此,科研人员采取通风去湿法、双层面窗法,保障了面窗的透明度。
关节结构。科研人员通过研究虾外壳的结构,创新出套接式的关节结构,既保证各关节强度和气密性,又保证了灵活性。
手套。科研人员先后对材料进行了几十次调配,最终确定了最佳方案。目前,该手套可以轻松握住气闸舱外的栏杆。
气液控制台。它集中了20多种阀门,航天员可以通过高度集成的控制台来控制所有的气路系统。
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彰显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速度。

(1)图中,以地球为参照物,蔡旭哲是 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
(2)宇航员的头盔面窗上若结雾,会结在面窗的 _____(选填“里面”或“外面”),雾是 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的结果。在“飞天”舱外航天服中,科研人员采取 _____方法保障了面窗的透明度。

4 . 超声波测距


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我们通常用刻度尺、卷尺等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还会用到其它一些技术来测量距离,如超声波测距等。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超声波的指向性强,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汽车倒车防撞、智能机器人等领域。超声波测距原理如图所示。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传播时碰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停止计时。根据计时器记录的时间t,仪器自动计算出发射点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如果障碍物是运动的物体,超声波测量仪还可以测出物体移动的速度。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超声波具有 ___________的特点,使其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汽车倒车防撞,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2)上述材料主要阐述了 ___________
A.超声波的产生 B.超声波具有能量 C.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3)若计时器记录的时间t为0.4s,则发射点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约为 ___________m;
(4)超声波被广泛应用在实际生活中,除文中提到的实例外,请你再列举一个具体实例。(        )
2022-12-08更新 | 79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5 . 请根据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
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琴弦的长度影响琴弦发声的音调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如果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蒸发会更快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有关吗?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
(1)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
B.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吗?
C.应该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吗?
(2)小丽在中国科技馆“会发电的衣服”的展台区,进行了如下探究:用脚踩动踏步机踏板,带动发电纤维抖动,LED灯被点亮;增大踩动踏板的速度,发现被点亮的LED灯的数目增多。请你根据小丽的实验步骤及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
2022-11-2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是一辆小车沿直线行驶的路程-时间(s-t)图像。请你根据图象计算(要求:计算题要有公式,代入的数据和结果中都要有单位,画图用铅笔):
(1)小车的速度v; 
(2)画出与路程-时间图像相应的速度-时间(v-t)图像; 
(3)若小车行驶速度不变,它行驶1.5min通过的路程s
2022-11-2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7 .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能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
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液体的温度高低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如果增大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蒸发就加快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有关吗?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
B.改变音叉振动的频率,音叉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会改变吗?       
C.为什么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
D.敲击水瓶琴时,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瓶内水的高度有关吗?
E.应该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吗?
(2)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展厅中有展品“曾侯乙编钟”,如图所示。用钟锤敲击编钟时编钟就会发出声音。若用同样的力度敲击一只编钟的不同位置,编钟所发出的音调有所不同,请根据此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
2022-11-2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8 . 2015年3月30日,搭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如图)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地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17颗卫星送入工作轨道,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其定位精度10m,测速精度0.2m/s,授时精度10n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5颗静止轨道卫星定点位置为东经58.75°、80°、110.5°、140°、160°,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轨道离地面高度约为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_________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段由__________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
(3)卫星发射过程可简化为点火加速、离开大气层后关闭发动机自由上升和调整姿态三个阶段,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点火发射时,相对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2022-11-25更新 | 51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教育学院附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综合题 | 容易(0.94) |
名校
解题方法
9 . 硬度是描述材料软硬程度的物理量。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材料的硬度,某活动小组设计了检测材料硬度的实验方案,选择了适当的器材(质量已知的金属球和多个有凹槽的金属块。如图甲所示,他们将测试材料放在水平桌面上,金属球静置于其上表面,在金属球上再放一个有凹槽的金属块,凹槽恰好与金属球上表面完全接触,使金属块能静止在金属球上。一段时间后,取下金属块和金属球,在材料表面留下凹形压痕。该小组在控制时间变量的条件下,多次改变压力的大小测量压痕面积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如图乙所示的图象,然后他们类比密度定义了一个物理量来衡量材料的硬度。请你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该活动小组实验操作中的因变量是________
(2)在这个实验中,用来衡量硬度的物理量k________用表示的。
A.压痕面积       B.压力       C.单位压力下的压痕面积
(3)甲、乙两种材料硬度较大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022-11-02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10 .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天问一号上的黑科技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颗行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火箭发射场发射成功。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是源于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长诗,“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使用了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多项“黑科技”。其中,火星车使用的热控材料是新型隔热保温材料一纳米气凝胶,它将分别用来应对“极热”和“极寒”两种严酷环境。纳米气凝胶是由纳米尺度的固体骨架构成的一个三维立体网络,网络结构间包含着丰富的纳米孔隙,孔隙率可以高达99.8%(图16甲展示了一种气凝胶的微观图景)。它纤细的骨架让热量传导变得非常困难,而大量的纳米孔隙就像一个个单独的房间,把单个的气体分子关起来,让气体分子既不能流动也不能彼此接触,从而把热“封锁在孔隙中”,既不对流传热,也不散发失热。“极热”考验出现在火星着陆阶段,着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温度超过1000C,纳米气凝胶仅仅10mm左右厚度的材料就能够在整个着陆过程让它身后的温度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就像消防员身上穿的防火服。“极寒”考验出现在火星巡视阶段,火星车的表面铺设了大面积的气凝胶板,能够确保火星车在-130C的环境正常工作,就像登山运动员身上穿的防寒服。
纳米气凝胶正是由于它的孔隙结构,使其密度只有1.5×10-2~g/cm3,同等体积下,质量只有钢的1/500,铝的1/180,水的1/60.其超轻性能方面的优势,图16乙展示可见,将一块气凝胶放置在新鲜花瓣上,花瓣未被压弯。这就确保了将气凝胶应用于火星车上时,几乎不会增加它的质量。
选择纳米气凝胶这种材料,一是因为它在密度、耐温性能和隔热性能等方面有先天的优势,二是它能够通过微观结构的调控,实现性能的差异化,把某一方面的性能优势进一步发挥到极致。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开展并持续推进深空探测,对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科技进步、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及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质

熔点

密度

1515

7.9

660

2.7

1.0

空气


(1)纳米气凝胶材料的骨架结构是纳米(nm)尺度的,下列换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
A.1nm=1×103m  B.1nm=1×10-3m
C.1nm=1×10-6dm  D.1nm=1×10-9m
(2)同等体积下,纳米气凝胶的质量约是空气质量的______倍;(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纳米气凝胶材料能应对“极热”和“极寒”的两种严酷环境,是因为__________
(4)请你列举出一条纳米气凝胶材料的优点,并设想它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_________
2022-11-01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