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1 道试题
1 . 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多置进实验。

   

(1)实验前,检查装置时发现 U 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不相平,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_____ (填字母)
A.将液面高的一边管中液体倒出一些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实验中液体的压强是通过U 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来反映的;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___________ (选地“有色”或“无色”)的;
(3)将压强计的橡皮膜分别置于水和盐水中,调节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和深度,得到如下表中所示的数据。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

序号

液体

橡皮膜朝向

深度

左侧液面

右侧液面

液面高度差

1

朝上

3 cm

9 cm

12 cm

3 cm

2

朝左

3 cm

9 cm

12 cm

3 cm

3

朝下

3 cm

9 cm

12 cm

3 cm

4

朝右

3 cm

9 cm

12 cm

3 cm

5

朝上

6 cm


13.5 cm

6 cm

6

朝上     

9 cm

6 cm

15 cm

9 cm

7

盐水

朝上

3 cm

8.5cm

12.5 cm

4 cm

①表格中未记录的数据应为 __________ cm;
②由序号为1、5、6的实验,可得出结论: ____
③由序号为____________的实验,可得出结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4)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压强计,如图乙所示。把简易压强计没入水中,橡皮膜将上凹,增加简易压强计在水中的深度,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液柱将___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2024-05-16更新 | 1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2 . 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1)根据图甲中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图乙,由图中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内部的 ___________,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__
(3)由图丙所示,请根据公式推出液体压强公式的数学表达式;( )
(4)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受重力作用和液体具有___________性。
2024-05-1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第四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3 . 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同学们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大而______
(2)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她的操作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原因是______
(3)红红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然后测量出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和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则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用题中字母和表示)。
2024-05-1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
4 . 小芳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

   

(1)图甲是U形管压强计,为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2)比较乙、丙两次实验,目的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的关系。
(3)图乙中,保持金属盒位置不变,在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与海水均匀混合后(液体不溢出),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无法判断”)。
2024-05-15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栗江镇隆市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
5 . 为了探咒“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______反映探头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
(2)实验前,检查装置时发现:按压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变化______(选填“明显”或“不明显”),则说明这套实验装置漏气;
(3)调节好装置进行实验,比较图乙、丙可知,当深度一定时,液体内部压强与______有关;
(4)在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说明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5)若发现,当探头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下面操作不能使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明显的是______
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B.U形管中换密度更小的液体
C.烧杯中换密度更大的液体
(6)如图丁所示,橡皮管和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当向玻璃管中吹气时,U形管内液面较低的是______侧。
2024-05-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松柏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卷
6 . 如图所示, 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 U形管中液面___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 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 通过_____ 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从 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 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3)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___
2024-05-1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达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时,他用手轻轻按压了探头的橡皮膜,若右侧U形管中液面高度变化________(选填“明显”或“不明显”),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024-05-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唐南中学九年级中考五模物理试卷
8 . 如图是小林与小芳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应通过观察___________来反映;
(2)在使用压强计前,小林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接下来他调节的方法是___________(选填“A”、“B”或“C”);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的水
(3)小林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比较丙、丁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____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
(4)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不变,使橡皮膜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___________(选填“不变”或“改变”);
(5)小宇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刚好变平,他测量了以下物理量:

A.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2
C.橡皮膜中心到容器底的深度为h3
请你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选择题中合适的字母和ρ来表示)
2024-05-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育才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下学期4月份-物理试题
9 . 水平实验桌面上有微小压强计和装有等体积的酒精和浓盐水的A、B两个烧杯,如图所示。

(1)用手轻轻按压了探头的橡皮膜,若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变化______(选填“明显”或“不明显”),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微小压强计是通过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的大小;
(2)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时,发现微小压强计U型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相同,如图甲、乙所示,若已知浓盐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由此可以判断浓盐水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3)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024-05-13更新 | 3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卷
10 . 小明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压强计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使用前,用手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发现两侧液面没有明显变化,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A.向U形管中注入一些水
B.将U形管中水倒出一些
C.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2)通过比较图中甲、乙、丙三次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_
(3)通过比较图中__________两次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
(4)通过比较图中丁、戊两次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同一深度,液体的___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
(5)若图丁中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为,图戊中橡皮膜受到盐水的压强为,则橡皮膜离水面的距离为__________m,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g取10N/kg)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