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熔化与凝固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1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小溪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D.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2 . 在我国东北的冬季,有时能看到狗因舌头黏在铁制物件上哇哇乱叫的现象,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在我国东北,冬天室外温度很低,而铁传热快,将狗的舌头迅速降温,舌头表面的唾液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使狗的舌头冻在了铁制物件上。这个过程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2024-01-2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3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古法制盐


盐铁制度是古代重要的国家经济政策,如图所示,在《天工开物·作咸》中详细介绍了制盐的方法。宋代以前的海盐制造,全出于煎炼,盐的熔点是801℃,沸点是1474℃。海盐是刮土淋卤,取卤燃薪熬盐,煎盐场所,白雾升腾。海盐锅煎之法和用具,历经元、明、清各代更替,并无明显差异。到清光绪二十七年,盐民才用沟滩之法,改煎为晒,从而结束了煎盐的历史。到了清末,海盐各产区大都改用晒制之法,技术逐渐完善起来,延续至今尚有使用。

(1)燃薪熬盐,煎盐场所,白雾升腾,这白雾的形成是先___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这些白雾中________盐的成份;(选填“含”或“不含”)
(2)煎炼海盐的海水,属于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3)盐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
(4)现在的海水淡化,从原理上来说,与我国古法制盐方法是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024-01-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4 . 水全部凝固成冰时,其体积变大,质量___________,密度___________。(二空均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事实表明,0~4℃的水“热缩冷胀”,高于4℃的水“热胀冷缩”,由此可知4℃水的___________最大,所以封冻河面下较深河底的水温保持4℃。冰层下接触冰的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_℃。
2024-01-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5 . 如图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后,数以万计的南方“小士豆”们共赴冰雪盛宴。园内城堡、滑梯等都是由冰块雕琢而成,地上还积了厚厚的雪,冰与雪形成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以上过程需要__________热。

   

6 . 诗句“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
A.凝固B.凝华C.熔化D.液化
7 . 下列关于内能和能量守恒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能量既可以凭空消失,也可以凭空产生
C.0℃的冰熔化成0℃的水,它的内能没有变化
D.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8 . 下列对自然界的物态变化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冰柱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B.露珠是由水蒸气液化放热后形成的
C.冰花是由水蒸气在玻璃上凝固形成的
D.冰雪消融是水吸热汽化形成的
2024-01-20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9 . 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杯子中分别放入适量的冰块和干冰块。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内物块均变小。甲杯内有液体出现,外壁有小水珠生成;乙杯内仍然是干燥的,外壁有一层薄霜生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的(       
A.冰块变小是凝固现象B.干冰变小是升华现象
C.小水珠的生成是汽化现象D.薄霜的生成需要吸热
10 . 2023年冬季北方迎来多轮降雪,关于雪的知识,请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晶体。在低于的云层里先形成晶核,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当雪晶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蒸气;三是云层下面的气温低于,靠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高于。谚语有“霜前冷,雪后寒”之说,雪后要注意保暖。大雪过后人们在空旷的户外感到特别寂静。为了应对下雪时路面结冰对交通造成的影响,有关部门提前布局,向路面撒盐除冰雪,方便铲雪车铲雪。
(1)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
(2)下列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__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云层中气温较低               B.云层中水蒸气充足
C.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D.云层下气温较高
(3)“雪后寒”是因为_______,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撒盐使雪的熔点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4)下雪过后人们感受到万籁俱寂,这是因为大雪蓬松多孔,有吸声作用,这属于在_______控制噪声;
(5)为了测量雪的密度,有实验者选了一块平整地面,用力竖直向下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然后测量积雪原来的厚度H和被踩后形成脚印的厚度h,就可以估测雪的密度,请推导出计算雪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已知冰的密度为,用已知字母表达出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