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窗户上的霜花是凝固现象B.烧开水时壶盖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
C.冬季的河水结成冰,这是放热过程D.衣橱里的卫生球变小了,这是汽化现象
2022-02-21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 . 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出现白霜。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冰块中加盐,会降低冰的熔点
B.空气中水蒸气先液化后凝固成冰粒,附着在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即为白霜
C.易拉罐中的冰熔化时,易拉罐下部和底部温度下降至0℃以下
D.空气中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即为白霜
2022-02-06更新 | 93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3 . 如图所示是北方人冬季喜欢吃的冻梨,将在寒冷室外放置较长时间的冻梨,拿到室内放在冷水中解冻一段时间,我们就可以吃到变得柔软且清凉可口的冻梨了。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寒冷室外放置的冻梨很硬,是因为梨中的水发生了凝固现象
B.拿到室内一会儿冻梨表面就会结霜,是因为发生了凝华现象
C.在冷水中解冻时冻梨表面会结一层冰,结冰过程会吸收热量
D.冻梨解冻后变得柔软,是因为梨中的冰吸热发生了熔化现象
4 .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初夏海面上雾气弥漫B.早春河面上冰层消融
C.深秋的草木上结了霜D.寒冬的树上出现雾凇
2022-01-2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5 .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已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其中部分节气包含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天气转凉,露凝而白”,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放热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6 . 为确保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行,需要进行人工造雪。造雪机在工作时,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前方喷出“白雾”,在“白雾”下方沉积成一层“白雪”,如图所示。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物态变化是(  )

A.凝华B.凝固C.升华D.液化
2021-09-11更新 | 2697次组卷 | 45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沈抚育才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7 . 我国北方秋、冬两季的清晨,树枝上常出现雾凇,那么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小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来进行探究,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儿,发现易拉罐内有冰与盐水混合物,底部出现了白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雾凇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D.易拉罐内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2021-06-24更新 | 2908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后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并且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冰与盐混合在一起后,冰的熔点会______(填“降低”或“升高”),冰块发生了熔化而______热量,使得易拉罐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______而形成白霜。
9 .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不需吸热
C.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D.寒冷的冬天,跑步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10 . 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B.“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