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22-23八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 | 较易(0.85) |
1 . 北方冬季气温低于﹣30℃时,将热水以C字型泼出,此时热水周围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当水蒸气遇到温差较大的环境时,会迅速凝结,产生“泼水成冰”的效果(如图),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B.液化C.凝华D.凝固
2022-10-16更新 | 365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 . 如图所示,关于物态变化以及过程中的吸热、放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冻肉出冷库比进冷库变重是凝固现象,放热
B.早晨太阳出来后云开雾散是汽化现象,吸热
C.户外堆起的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是升华现象,吸热
D.制作液氮冰激凌时会产生很多的“白气”,“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
2022-10-1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3 . 用干冰人工降雨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一般是用飞机或者高射炮、火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撒入云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就______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______为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
4 . 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变为水蒸气”的物态变化属于(  )
A.熔化B.汽化C.升华D.液化
2022-08-13更新 | 43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物理真题
5 .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以下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凝华B.盛夏,浓雾弥漫——汽化
C.深秋,青草上的露珠——液化D.冬天,窗户玻璃上的霜——凝固
2022-05-15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大连117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出现白霜。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冰块中加盐,会降低冰的熔点
B.空气中水蒸气先液化后凝固成冰粒,附着在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即为白霜
C.易拉罐中的冰熔化时,易拉罐下部和底部温度下降至0℃以下
D.空气中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即为白霜
2022-02-06更新 | 93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7 .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初夏海面上雾气弥漫B.早春河面上冰层消融
C.深秋的草木上结了霜D.寒冬的树上出现雾凇
2022-01-2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8 .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已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其中部分节气包含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天气转凉,露凝而白”,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放热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9 .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的智慧结,它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2016年11月30,“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描述中发生液化现象的是(  )
A.甲图中立春时节冰雪消融B.乙图中冬至时节房檐下的冰挂
C.丙图中大雪时节地上的雪D.图中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10 . 如图所示,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后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并且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冰与盐混合在一起后,冰的熔点会______(填“降低”或“升高”),冰块发生了熔化而______热量,使得易拉罐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______而形成白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