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5 道试题
1 . 雾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
A.凝华B.熔化C.汽化D.液化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2 . 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树叶上的露珠B.冰冻的衣服直接变干
C.树叶上形成的“霜”D.湖面上的冰化成水
7日内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第二次中考模拟物理试题
3 .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节气”谚语中蕴含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节气”谚语中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水有雨,一年多雨”——“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大雪晴天,立春雪多”——“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银川九中教育集团阅海一校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4 . 治疗外伤疼痛的喷雾剂的主要成分为液态氯乙烷(标准气压下熔点为,沸点为12.5℃),将液态氯乙烷喷到人体皮肤上会使人体受伤的皮肤温度迅速降低,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起到镇痛的作用。液态氯乙烷在人体皮肤上(  )
A.会放热凝固成固体B.吸热沸腾变成气体
C.吸热升华变成气体D.会一直保持液体状态
7日内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5 . 中国画意境悠远,描绘的美景中蕴含了丰富的物态变化知识。以下分所正确的是(  )
A.湖面上厚厚的冰层是凝华形成的
B.图乙,山林间的缕缕薄雾是液化形成的
C.荷叶上晶莹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
D.枝头上的奇景雾凇是升华形成的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6 . 在试管中放少量固态碘,塞紧塞子后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 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在上述实验中,碘经历的 物态变化过程是(       
A.升华和凝固B.汽化和凝固C.汽化和凝华D.升华和凝华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7 . 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初春,积雪消融
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层霜
D.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2024-06-1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物理(福建卷)
8 . 张继的《枫桥夜泊》描绘了枫桥附近的夜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寺”为参照物,“桥”是运动的B.敲钟力越大,“钟声”的响度越大
C.“月”和“渔火”都属于光源D.“霜”是水蒸气遇冷吸热后形成的
2024-06-1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9 .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霜降”节气到来,路边草木附着一层白色的霜,如图所示,霜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B.凝华C.熔化D.液化
10 . 打铁花是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如图所示,在空旷场地搭建一个棚子,地面上放置一个熔炉将罐子里的铁屑化成铁汁,表演者用花棒将高温的铁汁击打到棚上形成数米高的铁花,在空中变成细小的铁颗粒落至地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铁屑化成铁汁是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B.将铁屑化成铁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大的
C.铁汁变成铁颗粒是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D.铁花最后落地消失,在此过程中铁的内能增大
2024-06-1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忻州市多校中考三模九年级理科综合试题 -初中物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