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0 道试题
1 . 我国自制的一种飞机刹车片是由特殊的碳材料制成的。它的主要特性是: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会适度变化,当温度升高到3000℃时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下列关于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熔点是2000℃B.该材料属于晶体
C.沸点是3000℃D.升华时吸收热量
2024-06-0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中招重点初中模拟联考物理试卷(三)
2 . 2023年的冬天最火的莫过于哈尔滨了,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尝试“泼水成冰”的游戏。如图所示,“泼水成冰”需要滚烫的开水在零下30℃以下的极寒环境中才能成功。用滚烫的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开水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水蒸气______成小冰晶,同时热水相比于冷水更易甩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遇冷会 ______成冰。

2024-06-0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中考二诊物理试题
3 . 下列各选项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现象与物态变化
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变干了升华
冷天汽车玻璃内表面出现一层薄雾液化
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汽化
B

知识和应用

大气压

用吸管吸饮料

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矫正近视眼

增大摩擦力

瓶盖上的花纹

C
现象与原因
堆煤的墙角变黑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船闸工作连通器原理
指南针指南地球本身是个大磁体
D

科学家与贡献

法拉第

电磁感应现象

卢瑟福

发现电子

奥斯特

电流的磁效应

A.AB.BC.CD.D
2024-06-0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中考第三次模拟物理试题
4 . 中华的古诗词意境优美,博大精深,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烛泪”的形成是晶体的熔化过程
2024-06-0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荥阳中考二模物理测试题
5 . 【从科技、生活、自然现象走向物理】根据小明去北方旅行过程中的相应情景,小明在北方亲身体验了冰雪世界,感受到了不同于南方的冬日风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美丽雪景”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B.哈气出现“白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C.“河水冰封”是水凝固形成的
D.“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024-06-0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白卷)
6 . 从微观看,由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固体表面有一些动能较大的分子在一些条件下可以克服邻近分子对它的束缚而逸出固体表面,直接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024-06-0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7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倒计时短片,用“中国式浪漫”美学惊艳了世界。“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很多谚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C.“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2024-06-0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大冶市五月中考调研考试物理试卷
8 . 下面是应用人工智能做的四句诗,其中关于物态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A.“雾开山露颜”,“雾开”是升华现象B.“露凝芳草间”,“露凝”是液化现象
C.“霜降红枫醉”,“霜降”是凝华现象D.“冰融水潺潺”,“冰融”是熔化现象
2024-06-0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9 . 从冬奥到亚运,从立春到秋分,展现了我国二十四节气文化,彰显着属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下列节气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立春冰雪消融
B.白露露珠晶莹
C.霜降霜打枝头
D.大雪白雪皑皑
2024-06-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0 . 如图所示,这是小明在夏天清晨观察到的树叶上晶莹的露珠。露珠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