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D.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2023-04-01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邯郸市武安中考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2 . 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对谚语中涉及的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一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一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一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一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3 . 四季交替,水的状态也随其变化,带动着自然界水的循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要吸热B.夏天水蒸发快是汽化现象要放热
C.秋天的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冬天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2023-03-30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考基础模拟物理试题
4 . 下列物态在形成过程中吸热且保持温度不变的是(  )
A.蜡烛流的“泪”B.冰雪消融
C.清晨的露珠D.霜打枝头
2022-10-10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物理(河北卷)
5 .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液、气三种物态之间转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液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B.乙为气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C.丙为液态,由丙到甲是凝固过程D.乙为液态,由甲到乙是熔化过程
2022-07-27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河北省沧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3月份)
6 . 下列各组物态变化现象中,都放热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湖面逐渐解冻;家里冰箱中形成冰霜
B.工人用铁水浇铸成工件;太阳出来,湖面上的水雾消失了
C.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家中衣箱内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D.夏天剥开包装的冰棍周围冒“白气”;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
2022-04-24更新 | 2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中心城区八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2020九年级·广东·专题练习
8 . 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2022-02-17更新 | 919次组卷 | 32卷引用:2020年河北省石家庄28中中考模拟物理试题(第一次线上模拟)
9 . 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错误的是(  )
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固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10 . 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升高
B.雪花是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这个过程放出热量
C.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D.锯木头时锯条发热,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锯条的内能
2021-09-16更新 | 2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实验中学中考预测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