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下列诗句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一“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2022-06-24更新 | 1047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汇文中学中考模拟物理试题(一)
2 . 如图甲,组成物质的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时,分子间作用力很弱,分子可以不受约束地自由运动;如图乙,当外界温度骤然降低或对分子加压时,分子间距变小,分子间作用很强,只能在一定的位置附近振动。分子从图甲直接变到图乙的过程,在宏观上表现的物态变化为___________

3 . 寒冷的冬天,堆在室外的雪人过段时间会变小,地上也没有发现雪水,雪人变小主要是因为雪发生了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2022-05-25更新 | 2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亳州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图,某物质由图C所示的状态变为图A所示的状态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是_____
2022-04-15更新 | 70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芜湖市第二十九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5 . 下列与“热”相关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夏天用电风扇吹风能使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B.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冒“白气”,这里的“白气”是水蒸气
C.把10℃的面包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面包的内能会减少
D.严寒的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强冷凝固形成的
2022-04-08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定远县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6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首次变身为倒计时器,在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2022-04-01更新 | 30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芜湖市九年级毕业暨升学模拟考试(一)物理试题
7 . 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关于水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疑固现象,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D.“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8 .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   
A.干冰变小B.将手上的水烘干
C.冰雪消融D.树枝上的霜
2022-02-19更新 | 308次组卷 | 19卷引用:【万唯原创】2016年安徽省中考物理面对面阶段测试卷(四)
9 .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下列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
B.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
C.春天,冰雪消融———熔化
D.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
2021-11-14更新 | 1138次组卷 | 26卷引用:安徽安庆2018届中考物理二模试题
13-14八年级上·广东江门·期中
10 . 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
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2021-10-03更新 | 942次组卷 | 25卷引用:【万唯原创】2016年安徽省中考物理逆袭特训 特训19 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其过程中的吸放热判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