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描述的是太阳升起后,露珠消失,这是因为露珠(  )
A.吸热熔化B.放热凝华C.放热液化D.吸热汽化
2022-04-27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训练物理试题
2 .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采用了二十四节气来进行倒计时。如图所示节气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雨水”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白露垂珠滴秋月——“白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霜草苍苍虫切切——“霜降”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燕山雪花大如席——“大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3 . 从疫苗的生产到最后的接种,冷链运输起到了关键作用。如图所示,运输疫苗药品等常用一种装有制冷装置的冷藏车。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内的“热”搬运到外面,实现制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制作
B.车厢内物品表面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
C.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汽化吸热
D.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降低
2022-04-10更新 | 287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2022年中考物理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 福建卷A
4 . 在我国“祝融号”火星车的顶部,有一个叫集热窗的装置,里面装有一种叫正十一烷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低时会由于物态变化从而起到控温作用。该物质到夜晚会发生(  )
A.凝华B.液化C.汽化D.凝固
5 . 如图各实验中所描述“变多”、“变少”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向外拉活塞液体乙醚变少了B.玻璃片下的碘颗粒变多了
C.试管里的冰变少了D.金属盘下的水滴变多了
2022-03-04更新 | 46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福建省南平市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第一次抽测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的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枝头结霜
B.山间起雾
C.雪人变小
D.海面结冰
2022-01-15更新 | 36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7 .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滑雪场地,需要造雪机进行人工造雪。造雪机的工作原理是:水在专用喷嘴里由高压空气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再被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在落到地面以前就能变成雪花,如图所示。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物态变化是(  )
   
A.凝固B.凝华C.升华D.液化
2021-12-09更新 | 31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福建卷)-物理
8 .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对以下诗句中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露重蝉鸣急,风多鸟宿难。”露的形成过程要吸收热量
C.“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与雪的形成过程都要放出热量
9 . 中华诗词谚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有关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冰是凝固现象,吸热过程
B.“依山隐雾,临池影舞”,雾是汽化现象,放热过程
C.“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露是液化现象,放热过程
D.“雪落高山,霜降平原”,霜是凝华现象,吸热过程
10 . 下列物态变化,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
A.霜的形成B.水结成冰
C.涂在皮肤上的酒精逐渐消失D.烧水时壶口冒出“白气”
2021-07-02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福建省三明永安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