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3 道试题
1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项目有: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雪上项目有单板滑雪、跳台滑雪、钢架雪车、雪橇等。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雪消融,这是升华现象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2023-08-1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振兴街道中学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2 . 如图所示,将冰放入水壶,然后不断加热,用手拿着长柄勺子靠近壶嘴,可以看到有水滴从勺子上落下,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依次是(       
   
A.熔化液化汽化
B.熔化汽化液化
C.液化熔化凝华
D.熔化升华液化
2023-08-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物理二模试题
3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雪”是水蒸气凝固而形成的
B.“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中“风樯动”是力改变了物体运动状态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是因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香炉初上日,爆水喷成虹”中的“成虹”是由于光发生折射形成的
2023-08-1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物理试题
4 . 早在公元前1650年,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工匠用石杓舀出液态铜倒入陶范中冷却成固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铜倒入陶范冷却成青铜器是凝华现象
B.液态铜冷却成固态的过程中温度一直降低
C.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工匠通过身上的汗水蒸发吸热来调节体温
D.将冷却成固态的铜放入水中,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5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全场。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B.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大雪晴天,立春雪多——“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D.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2023-07-2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6 . 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7 .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放热的是(  )
A.   湿手被吹干B.   冰袋中的冰变成水
C.   樟脑丸消失D.   口中呼出的“白气”
2023-06-27更新 | 1021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九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张继的《枫桥夜泊》描绘了枫桥附近的夜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霜”是水蒸气遇冷吸热后形成的
B.“月”和“渔火”都属于光源
C.以“寺”为参照物,“桥”是运动的
D.敲钟的力越大,“钟声”的响度越大
2023-06-26更新 | 185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德州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9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的优美词句。词句中的冰的形成过程需要___________热,雪是水蒸气___________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2023-06-16更新 | 819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考物理三模试题
10 . 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关于图中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草上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图乙中,树叶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图丙中,河面上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图丁中,群山间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2023-06-14更新 | 174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日照市北京路中学中考一模考试物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