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1 道试题
1 . 春、夏、秋、冬四季,温度的变化会对自然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影响。下列现象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A.初春,湖面上的冰雪消融B.盛夏,清晨花草上的露珠
C.晚秋,地面草叶上的白霜D.寒冬,窗户内壁上的冰花
2024-06-1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2 . 某物质从状态M因发生物态变化放热变成状态N,其中M具有流动性,而N形状固定,则发生的物态变化(  )
A.可能是熔化B.一定是凝固C.可能是凝华D.一定是升华
3 . 下列各选项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现象与物态变化
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变干了升华
冷天汽车玻璃内表面出现一层薄雾液化
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汽化
B

知识和应用

大气压

用吸管吸饮料

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矫正近视眼

增大摩擦力

瓶盖上的花纹

C
现象与原因
堆煤的墙角变黑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船闸工作连通器原理
指南针指南地球本身是个大磁体
D

科学家与贡献

法拉第

电磁感应现象

卢瑟福

发现电子

奥斯特

电流的磁效应

A.AB.BC.CD.D
2024-06-0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中考第三次模拟物理试题
4 . 下列选项中,关于“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用干冰制造“白气”,这是由于干冰汽化形成的
B.冬天,人说话时呼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C.用壶烧开水,壶嘴冒出的“白气”是壶嘴中水汽化后遇冷液化而形成的
D.夏天,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棒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5 . 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在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了白霜,如图所示。白霜的形成过程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B.液化
C.凝华D.凝固
2024-06-02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6 . 2024年1月22日,长沙天降瑞雪,不少师生奔向操场堆雪人、打雪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握在手中的雪球化为雪水需要放热B.雪球变成雪水是熔化
C.雪在高空形成需要吸热D.雪的形成过程是凝固
2024-06-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中考全真模拟考试(一模)理综试题-初中物理
7 . 初春的清晨,山林中雾气缭绕,形成了壮观的云海,如图所示。雾气的成因与下列谚语中加点字涉及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雪落高山,降平原B.水缸出,不用挑担
C.扬汤止,不如釜底抽薪D.严冬冱寒,滴水成
2024-05-2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多校中考第三次模拟理综物理试题
8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有关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草木摇落露为霜”——霜的形成是凝固,需要放热
B.“欲渡黄河冰塞川”——冰的形成是凝固,需要放热
C.“天接云涛连晓雾”——雾的形成是液化,需要吸热
D.“将登太行雪满山”雪的形成是凝华,需要吸热
2024-05-2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9 .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的早晨,田野里的草叶上有一层白霜,这是凝固现象
B.夏天吃冰棒时,揭开包装纸后会看见冰棒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非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
D.炎热的夏天,小狗常把舌头伸出来,是利用汽化时需要吸热来降温的
2024-05-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0 . 物质处于A物态时,具有固定的形状;处于B物态和C物态时,具有流动性。对处于C物态的物质进行降温压缩后,也可以使其转变为B物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态A可以通过吸热变为物态B
B.物态A变为物态B是凝华
C.物态A变为物态C内能减小
D.物态B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
2024-05-22更新 | 3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