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6 道试题
1 . 从微观看,由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固体表面有一些动能较大的分子在一些条件下可以克服邻近分子对它的束缚而逸出固体表面,直接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024-06-0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2 . 2024年1月,长沙迎来第一场大暴雪,全市银装素裹,但是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下列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湖边结冰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C.树枝上留有大量积雪,使得树枝明显压弯,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撤盐便于除雪,是因为撒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
2024-06-03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3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倒计时短片,用“中国式浪漫”美学惊艳了世界。“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很多谚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C.“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2024-06-0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大冶市五月中考调研考试物理试卷
4 . 下面是应用人工智能做的四句诗,其中关于物态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A.“雾开山露颜”,“雾开”是升华现象B.“露凝芳草间”,“露凝”是液化现象
C.“霜降红枫醉”,“霜降”是凝华现象D.“冰融水潺潺”,“冰融”是熔化现象
2024-06-0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5 . 从冬奥到亚运,从立春到秋分,展现了我国二十四节气文化,彰显着属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下列节气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立春冰雪消融
B.白露露珠晶莹
C.霜降霜打枝头
D.大雪白雪皑皑
2024-06-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6 .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满园蔷薇一院香”说明了________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白光是由_______混合而成的。
2024-06-0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7 . 下列选项中,关于“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用干冰制造“白气”,这是由于干冰汽化形成的
B.冬天,人说话时呼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C.用壶烧开水,壶嘴冒出的“白气”是壶嘴中水汽化后遇冷液化而形成的
D.夏天,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棒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8 . 北方的冬天窗户玻璃上会结霜,霜的形成过程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B.凝华C.液化D.汽化
2024-06-0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燕山地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9 . 如图,某兴趣小组将冰块倒入易拉罐,再加入适量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后,用温度计测量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发现低于0℃,同时观察发现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易拉罐底部白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加盐是为了提高混合物的熔点
C.结霜的过程中,易拉罐内部的混合物放热
D.待冰彻底熔化后将外壁的霜擦干,静置一会儿外壁会挂满小水珠,这是熔化现象
2024-06-0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0 . 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日光灯用久了,灯管变黑
B.烧开水时冒“白气”
C.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D.给发热病人的额头擦酒精
2024-06-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部分学校教学联盟中考物理质检试卷(二)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