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二十四节气


2022年2月4日是北京冬奥会开幕之日,这天也是新一年的立春节气。整场开幕盛典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曲,从“雨水”开始,一路倒数,最终行至“立春”。节气是反应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节气的工具,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那节气在古代是如何确定的呢?据记载,三千年前,西周丞相周公旦在河南登封县设置过一种以测定日影长度来确定时间的仪器,称为圭表。这为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经过长期的观测,中国古人不仅知道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时最短,而且还知道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太阳正当头,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太阳斜射,表影最长。于是,人们就以连续两次夏至日或冬至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一年的长度。例如,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之间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的时间长度。难怪我国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约有365天了。随着不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二十四节气可以根据“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进行记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二十四节气是根据___________来划分的;
(2)下列节气的命名,与物态变化无关的是___________
A.清明               B.白露               C.大雪             D.谷雨
(3)圭表的影子是___________现象;(选填“光沿直线传播”或“光的反射”)
(4)“霜降”时节前后,常有霜形成。霜是温度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时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这种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
2022-11-24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国产大飞机C919


如图所示的C919为我国自行研制的中型喷气式民用飞机。2021年3月,C919已取得适航证并交付首架。C919机舱内覆有一层高孔率“超细航空级玻璃棉”,能很好地保温与吸收噪音,其单丝纤维直径只有3~5μm,1m3质量为5kg。机舱内先进的“呼吸系统”,使飞机在气压只有左右的万米高空时,能将机外-50°C以下的冷空气不断压缩,导致送入舱内的空气温度达到50°C以上,同时系统依靠传感器的自动控制,使舱内气压和温度达到舒适值。该机有较大的翼载,冀载指飞机的最大起飞质量与机冀面积的比值;机上搭载的新一代涡扇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推进效率比一般客机高,所谓热效率是指发动机获得的机械能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内能之比,而推进效率则是指发动机传递给飞机的推进功(推力所做的功)与其获得的机械能之比,下表是飞机的部分技术参数。
最大起飞质量72.5t客舱内气压
巡航速度920km/h发动机的巡航推力
(1)在万米高空,机体1m2面积上承受内外气体的压力差约为___________N;为确保机舱内的温度维持体感舒适值,机上空调需要不断___________(选填“加热”或“制冷”);
(2)C919在适航认证阶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结冰试验,飞机表面结冰是由于飞机飞行过程中过冷水滴或降雨碰到机体后___________而形成的,也可由水蒸气在机体表面___________(前两空均填物态变化过程)而成,上述两个过程都是___________热过程,飞机表面结冰后,会破坏其空气动力学外形,使飞机升力减小,阻力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影响飞机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3)若飞机的翼载是500kg/m2,则机翼面积为___________ m2
(4)若飞机以巡航速度飞行0.5h的过程中,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内能为,发动机的热效率为40%,则此过程中发动机的推进效率为___________
2021-07-24更新 | 30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3 . 2023年冬季北方迎来多轮降雪,关于雪的知识,请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晶体。在低于的云层里先形成晶核,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当雪晶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蒸气;三是云层下面的气温低于,靠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高于。谚语有“霜前冷,雪后寒”之说,雪后要注意保暖。大雪过后人们在空旷的户外感到特别寂静。为了应对下雪时路面结冰对交通造成的影响,有关部门提前布局,向路面撒盐除冰雪,方便铲雪车铲雪。
(1)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
(2)下列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__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云层中气温较低               B.云层中水蒸气充足
C.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D.云层下气温较高
(3)“雪后寒”是因为_______,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撒盐使雪的熔点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4)下雪过后人们感受到万籁俱寂,这是因为大雪蓬松多孔,有吸声作用,这属于在_______控制噪声;
(5)为了测量雪的密度,有实验者选了一块平整地面,用力竖直向下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然后测量积雪原来的厚度H和被踩后形成脚印的厚度h,就可以估测雪的密度,请推导出计算雪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已知冰的密度为,用已知字母表达出来。)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自然中的水循环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在横线上写出引文涉及的相应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________、“或凝成小冰晶”________、“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________
(2)上面涉及的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
(3)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撒到云层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降低导致降雨.
(4)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_____________
5 .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水循环与水资源

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当地表、海洋的水吸收太阳的热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品,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品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

水资源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m3·a-1a为年的符号)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或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就形成了云;
(2)云中的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___________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3)我国人均水量约为2300m3·a-1,居世界第八十几位,水资源紧缺程度为___________
(4)我国是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___________
2024-02-06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6 . 请阅读《火箭》并回答第题。

火箭

火箭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据记载,北宋军官岳义方、冯继升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以火药为动力的飞行兵器——火箭。这种火箭由箭身和药筒组成,内充的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喷出,同时气体给火箭向前的推力,将火箭向前推出。这种最早的原始火箭在工作原理上与现代火箭没有什么不同。现代火箭是火箭发动机喷射工作介质产生的反向作用力向前推进的飞行器。它自身携带全部推进剂,不依赖外界工质产生推力,是实现航天飞行的运载工具。火箭按用途分为运载火箭、探空火箭、军用火箭等等。

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承担了我国约96.4%的发射任务。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目前我国推力和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它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是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长征五号为捆绑四个助推器的两级半构型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达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是14吨,完全采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芯级火箭推进剂为-253ºC的热值高的液氢与-183 ºC的助燃剂液氧,助推器推进剂为液氧与煤油。特别要提的是,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探月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运载火箭为我国开展并持续推进深空探测立下了汗马功劳。
       火箭在高速穿越大气层时,其外壳与大气摩擦也会导致高温,尤其是火箭头部的温度会高达上千摄氏度。可为什么火箭不怕热呢?这得益于一种既耐高温又有良好隔热性能的耐烧蚀隔热涂料。在耐高温的有机合成树脂中添加了一些无机填料(如二氧化硅、云母粉、碳硼纤维等)和升华物质(如氧化硒、硫化汞等),当火箭在大气中高速飞行时,涂层中的升华物质会因为受热而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而耐高温有机树脂则形成微孔的碳化层。留下的碳化层就像一道隔热的屏障,把外界大部分热量与火箭外壳隔开,从而保证了火箭在高温下高速运行。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加注液氢作为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氢的_________(选填字母);
A.比热容大             B.密度小            C.热值高            D.质量大     
(2)火箭从地面竖直加速升空过程中,动能___________,机械能 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当火箭在大气中高速飞行时,火箭外壳涂层中的氧化硒、硫化汞等物质会因为受热而_________,耐高温有机树脂则形成微孔的碳化层,把外界大部分热量隔开,从而保证了火箭在高温下高速运行。
2022-08-05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7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所不能的智能化无人机


无人机具有成本低、智能化、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在航拍、农业、植保、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无人机携带的高分辨率高速提像机和轻型光学相机既能可见光成像、利用不同温度下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强度不同,无人机又能红外光成像,携带的激光扫描仪具有高效率、高精度、三维扫描等特点……被称为“百变小能手”。下表是某小型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帧·秒-1指每秒拍摄的画面数)。

参数名称

最大飞行半径R/km

拍摄速度n/帧·秒-1

最大飞行速度

数据

6

11000

72

(1)红外夜视仪夜晚能够识别人体、岩石,是因为被识别物体的______不同,发出的红外线强度不同;
(2)无人机携带的高分辨率高速摄像机,下列关于摄像机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摄像机的摄像头对光有会聚作用
B.被拍摄的对象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外
C.摄像头成在传感器(相当于胶片)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当无人机远离被拍摄物体时,要成像仍然清晰,其镜头应该向前伸
(3)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直径小于等于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据报道,我国在早在2014年就研究出新型除雾霾无人机并已经投入使用。无人机向空中喷洒某种固体小颗粒,并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从周围空气中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变成小水珠以凝结污染物,令其降落在地面上;
(4)人们是利用遥控器操控无人机的,遥控器的有效操控距离至少要为______km。
(5)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限速120km/h。如图所示,交警部门利用无人机进行高速公路通行情况实时监测。某时段测得一辆轿车通行60m的过程中,高速摄像机拍摄帧数为22000帧,该轿车的行驶速度是______km/h。
   
2023-06-06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中山市中考模拟考物理试题
8 . 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是地面(江河、海洋)的水在太阳的辐射下不断蒸发,在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的空气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了美丽多姿的云朵。


暖湿气流没有遇到冷空气,就不会下雨。所以人工降雨的方法是向云层中输送冷却剂,一般是用飞机在适当的云层中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有时候,在湛蓝的天空中也会出现一条长长的白色云带,这是高空飞过的喷气式飞机“描绘”出来的。由于飞机喷出大量的烟粒,这些烟粒起着凝结核的作用,使水蒸气凝结后附着在烟粒上,形成云带,在阳光的照射下,云带呈现出白色。
问题:
(1)暖湿气流在形成云朵的过程中,要_______(吸热/放热),主要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
(2)炎热的夏天,剥开冰棍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棍周围出现了“白气”,“白气”是___(水蒸气/小水滴);
(3)人工降雨时播撒干冰,干冰的作用是__________
(4)暖湿气流虽然携带较多的水分,但只有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5)在某些烟尘污染严重的地区,大雾天比其他地区要多,其原因是_________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工业上,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用它做手术没有丝毫机械撞击,而且又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应用于血管瘤、脑部手术等。激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测距精度高,使得测量人造卫星、月球等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激光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月球上的反射器能够将激光脉冲原路返回,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2.56s。激光也被作为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出一道长约1m的纯能量束,战斗时悄无声息。
(1)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_____或者______,此过程需_____热量;
(2)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刺向你,你可以利用______做一个盾牌把激光挡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则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米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2021-12-20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题
10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雪的形成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在低于﹣10℃的云层里先形成晶核,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当雪晶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水蒸气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造成了雪花多少、大小和形状的差异。
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蒸气;三是云层下面的气温低于0℃,靠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高于4℃。当靠近地面的空气的温度在0℃以上时,会使一部分雪熔化成水,这叫做降“湿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雨夹雪”。
受强冷空气影响,2021年2月24日某地区迎来了今年首场降雪。为了应对下雪可能对交通的影响,有关部门提前布局,做好了向路面撒盐除雪,并出动铲雪车进行铲雪作业的准备。
(1)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 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
(2)下列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 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云层中气温较低
B.云层中水蒸气充足
C.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D.云层下气温较高
(3)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撒盐使雪的熔点 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4)形成“雨夹雪”的原因是 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