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能源智能汽车


图甲为某款新能源智能汽车图片,车顶覆盖薄膜式太阳能电板,车窗采用“智能玻璃”,除了可实现调节温度和透明度(车内光照度与车外光照度之比),还具有单向透光功能,可以从车内看到车外景象,而车外看不见车内景象;车身配有多个雷达,充分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1)薄膜式太阳能电板设计成黑色,理由是________
(2)冬天行车时,汽车风挡玻璃的________(选填“内”或“外”)侧容易出现一层白雾,此时应将“智能玻璃”温度调________
(3)“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可知,玻璃的透明度随车外光照度的增加而________
2024-02-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2 . 有关雪的形成和声音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它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在水蒸气弥漫的云层里,雪最先以肉眼看不到的一颗微尘粒子形状存在,叫做晶核,通常会在低于零下10℃的环境下形成,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分子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当雪晶增大到能够克服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水蒸气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造成了雪花多少、大小和形状的善异。
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气;三是云层下面气温低于0℃,接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低于4℃.当靠近地面的空气在0℃以上,但是这层空气不厚,温度也不很高,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这叫做降“湿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雨夹雪”。
每年超强寒流来袭,我国很多地区迎来大降雪。为了应对下雪可能对交通的影响,交警和路政部门提前布局,做好了向路面撒盐除雪,并出动铲雪车进行铲雪作业的准备预案。
雪花看起来轻飘飘,但是雪花落水真的会发出声波。
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稤鱼异常烦躁。
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水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著名的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通过实验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的,而是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他还发现,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
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科学家们不信,因为雪花中含有9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在一个风雪的夜晚,科学家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
(1)形成雪晶的过程需要__________热,出现“雨夹雪”现象的原因是有部分雪花在下降落时发生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该过程需要__________热。
(2)下列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__________
A.云层水气充足              B.云层下气温较高
C.云层中气温较低              D.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3)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盐水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____(选填“低”或“高”)。
(4)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声,但对于鲸鱼来讲__________噪声(选填“是”或“不是”)。
(5)科学家们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__________;雪花落水产生的声音能被鲸鱼听到,说明__________能传播声音。
2024-01-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北江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3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能源智能汽车


2020年9月30日,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峰会在广东佛山隆重举行,新能源智能汽车融合汽车制造、计算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信息通信等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具备产业深度融合、技术体系复杂、价值链长,市场规模大等特点,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方向。如图甲所示是款新能源智能汽车,车顶覆盖薄膜式太阳能电板,车窗采用“智能玻璃”,除了可实现调节温度和透明度,还具有单向透光功能,可以从车内看到车外景象,而车外看不见车内景象;车身配有多个雷达,充分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1)汽车雷达启动后发出___________(选填“超”或“次”)声波信号经周边的物体的反射后,可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
(2)薄膜式太阳能电板应设计成“黑色”;炎热的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小___________(选填“红”或“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
(3)冬天早晨开始行车时,汽车挡风玻璃的___________(选填“内”或“外”)侧容易出现一层白霜,白霜属于_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
(4)如图丙区间测速全长66km,限速如图,设卡交警用设备检测司机超速,司机小王说半程才用时0.4h怎么会超速。司机判断的错误在于混淆平均速度和___________速度;
(5)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当车外光照度为20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为___________%。
2024-01-1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4 . 2024年1月3日,早晨起来,我们看到了很少见的雾淞现象,如下图所示,雾淞又称“树挂”,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形成雾淞的条件苛刻,既要求冬季寒冷漫长,又要求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此时气温很低,远远低于0℃,温暖的水蒸气发出水蒸气,随着微风飘到树枝上,形成如图所示的美丽的雾淞奇观。

(1)下列天气现象,形成原理和雾淞相同的是______
A.露       B.雾       C.霜
(2)在雾淞的形成过程中,水的形态变化是______
A.由液态变为固态       
B.由气态变为液态
C.由气态变为固态
2024-01-3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5 . 2017年5月5日,C919首架飞机首飞,2023年5月28日,C919完成首次商业飞行,是中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中程干线客机。
(1)C919首飞时,由于发动机的______而产生的轰鸣声是通过______(填具体介质)传入人耳。C919返回首飞现场时,现场见证者心情越发激动,随着声音的______(填“响度”或“音调”)越来越大,飞机开始着陆,最终首飞取得圆满成功。十年心血,终于破茧成蝶,现场C919研发专家们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对于他们来说,C919发动机的轰鸣声属于______(填“乐音”或“噪音”);
(2)C919首飞成功后,将进入适航认证阶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结冰试验。飞机表面结冰是由于飞机飞行过程中过冷水滴或降雨碰到机体后______(填物态变化过程)而形成的,也可由水蒸气在机体表面______(填物态变化过程)而成,上述两个过程都是______热过程;
(3)在一根长为884m的实心金属直管的一端用力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第一声是通过______(选填“固体”或“气体”)传来的,再经过2.43s听到第二声。该金属管可能是由______制成的(声音在铜中传播速度为3750m/s,在铝中传播速度为500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
2023-11-0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6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按照各个节气所反映的现象不同可划分为以下三类:天文类、气候特征类和物候现象类。
按天文类是如何划分的呢?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光在地球上某地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在不断变化,如图甲所示,这个夹角叫太阳高度角,也叫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太阳高度越大,光束越集中,单位面积的地表上太阳辐射的强度就越大,当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角为90°,辐射强度最大。如图丙所示,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达到赤道和北回归线时,分别是春分和夏至;由北向南达到赤道和南回归线时,分别是秋分和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也是按天文类划分的,表示每个季节的开始。
第二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了气温的变化情况;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白露、寒露、霜降反映了水蒸气的液化、凝华现象,也反映出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
第三类是反映物候现象的,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人们可以根据物候现象从事相应的农业活动。

(1)太阳高度越大,光束越集中,单位面积的地表上太阳辐射的强度就______
(2)“瑞雪兆丰年”,其中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而形成的;
(3)下列节气的命名与物态变化无关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夏至       B.白露       C.大雪       D.霜降
(4)根据短文可知,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过程中,处于北半球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应是气温逐渐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2023-11-2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7 .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根据晚报报道:1月5日,阴天,微风,气温约-15℃。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10cm厚的积雪,然后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人无不惊叹。
材料2: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根据材料,请回答:
(1)通过材料1,你认为沙漠上积雪消失的重要因素是(      )
A.温度低     B.沙地干爽     C.空气干燥     D.空气流动快
(2)霜是由__________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2,请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
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上述猜想,理由是___________
2023-12-1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