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生活处处有物理,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B.舞台上喷洒干冰后雾气缥缈,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雾气”属于升华现象
C.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小水滴
D.夏天吃冰棒时偶尔会有冰棒粘嘴唇的现象。“粘”是因为发生了凝固现象
2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雪”是水蒸气凝固而形成的
B.“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中“风樯动”是力改变了物体运动状态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是因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香炉初上日,爆水喷成虹”中的“成虹”是由于光发生折射形成的
2023-08-11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物理试题
3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园林日出静无风,雾凇花开树树同”中“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B.“柳絮池塘淡淡风”中“柳絮”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中蓬头稚子钓鱼时用的钓鱼竿是省力杠杆
D.“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中的“清风翻书”是因为空气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
2023-07-0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夏天,山顶上形成薄雾
C.   秋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D.   严冬,地上的雪人变小了
5 . 在试管中放少量固态碘,塞紧塞子后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的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的碘。在上述实验中,碘经历的过程是(已知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约114℃,沸点约184℃。)(  )
A.熔化和凝固B.汽化和液化C.升华和凝华D.吸热和放热
2023-06-26更新 | 92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物理试题
6 . 关于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描述错误的是(  )
A.空调出风口处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的结果
B.“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白雾”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
D.白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
7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从二十四节气的“雨水”开始,到“立春”落定。下列有关节气的谚语分析正确的是(  )
A.“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C.“白露种高山,寒露种河边”,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2023-06-0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四)
8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大量中华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冰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孤舟蓑笠翕,独钓寒江雪”,雪是水熔化形成的
D.“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2023-05-3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9 . 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B.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并联电阻倒数之和
C.电路中只要有电荷移动,就会在电路中形成电流
D.力的三要素相同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2023-05-2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中考二模教学质量物理检测题
10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升华就是物质从直接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B.单位质量某种物质的体积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C.做功就是内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D.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2023-05-2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