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9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祖国各地有很多自然和人文景观,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图是新疆的坎儿井,它是一种地下输水工程,可以有效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
B.乙图是青藏高原冰川,天气暖和之后,冰雪消融,形成水流,这是熔化现象
C.丙图是雾都重庆,正午温度升高,楼宇间的白雾会慢慢消散
D.丁图是松花江畔的雾凇,它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2024-01-27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 . 如图所示,足球裁判使用固体泡沫喷雾剂喷出一条白色直线辅助任意球的判罚,几分钟后这条白色的直线会自动消失,不会在草地上留下任何痕迹。这条白色直线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该过程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2024-01-26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3 . 如图所示,下列自然现象由凝华形成的是(  )
A.湖中水结成冰B.草叶上的露珠
C.山中浓雾弥漫D.树叶上的霜
2024-01-2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第八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4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日,恰逢我国传统的立春节气。在“二十四节气”的倒计时中,冬奥会缓缓开幕,瞬间惊艳了世界。下列关于节气中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立春时节,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吸热
B.夏至时节,浓浓晨雾是液化现象吸热
C.霜降时节,地面白霜是凝华现象吸热
D.冬至时节,漫天大雪是凝固现象放热
2024-01-24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5 . 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钢水浇筑成火车轮是凝固现象
B.我们看到的雪糕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消失是升华现象
2024-01-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6 . 查阅资料可知,碘的熔点为114℃。将内部盛有少量碘颗粒的密闭玻璃容器放置在电吹风机的出风口处,如图所示。用电吹风机向玻璃容器吹热风,加热后,碘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熔化,不久可观察到容器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紫色的碘蒸气,此物态变化过程需要_________热量;撤去电吹风机,过一会儿可以观察到容器侧壁上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这是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2024-01-2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宏远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是我县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雨是气态,雪是固态
B.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6度”
C.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当天的风速可达9.0m/s
2024-01-23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8 . 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C919的最大载重为77.3t,最大巡航速度为980km/h,最长航程为5555km。我国版图的最大横跨距离为5027.4km。

(1)C919首飞时,由于发动机的 __________而产生的轰鸣声是通过 __________(填具体介质)传入人耳。若飞机以巡航速度横跨中国版图,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_h。首飞取得圆满成功。现场C919研发专家们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对于他们来说,C919发动机的轰鸣声属于 __________(填“乐音”或“噪音”)。


(2)C919首飞成功后,将进入适航认证阶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结冰试验。飞机表面结冰是由于飞机飞行过程中过冷水滴或降雨碰到机体后 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过程)而形成的,也可由水蒸气在机体表面 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过程)而成,上述两个过程都是 __________热过程。飞机表面的水结冰后,质量 __________,体积 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2024-01-2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石河子八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9 . 如图所示,南方的“小砂糖橘”在北方吃冰棍时,冰棍直接粘在舌头上了,爸爸用温水慢慢冲洗,把冰棍从舌头上取下来,该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凝固后升华B.先凝固后熔化
C.先凝华后液化D.先凝华后熔化
2024-01-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10 . 2023年冬季北方迎来多轮降雪,关于雪的知识,请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晶体。在低于的云层里先形成晶核,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当雪晶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蒸气;三是云层下面的气温低于,靠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高于。谚语有“霜前冷,雪后寒”之说,雪后要注意保暖。大雪过后人们在空旷的户外感到特别寂静。为了应对下雪时路面结冰对交通造成的影响,有关部门提前布局,向路面撒盐除冰雪,方便铲雪车铲雪。
(1)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
(2)下列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__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云层中气温较低               B.云层中水蒸气充足
C.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D.云层下气温较高
(3)“雪后寒”是因为_______,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撒盐使雪的熔点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4)下雪过后人们感受到万籁俱寂,这是因为大雪蓬松多孔,有吸声作用,这属于在_______控制噪声;
(5)为了测量雪的密度,有实验者选了一块平整地面,用力竖直向下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然后测量积雪原来的厚度H和被踩后形成脚印的厚度h,就可以估测雪的密度,请推导出计算雪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已知冰的密度为,用已知字母表达出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