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7 道试题
1 .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对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流泪”是熔化现象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2023-08-2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淮阳第一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2 . 寒冷的冬天,小华发现早上起来会看到窗户上有千姿百态的“冰花”,如图所示。下列节气中涉及的物态变化与“冰花”的形成相同的是(  )

   

A.雨水:河水破冰B.白露:露似珍珠
C.霜降:霜满枝头D.大寒:冰封万里
2023-08-2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3 . 如图所示,将干冰置于试管中,试管中冒出大量“白气”,一段时间后试管外壁有白霜形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外壁的白霜就是干冰B.“白气”的形成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C.试管中干冰升华需要放出热量D.“白气”是试管中的干冰升华形成的
4 . 下列对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舞台上常见的“白雾”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烧开水时,壶嘴附近冒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热气液化形成的
C.冬天,晨练的人呼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在玻璃外壁凝华形成的
5 . 如图所示,在坩埚中放入几块干冰,将酒精溶液倒入坩埚中,酒精溶液中出现大量气泡,坩埚口出现“白气”,将绿色树叶放入酒精溶液中静置一段时间拿出,发现绿色树叶的表面结了一层薄冰,轻轻一捏,树叶就碎了,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溶液中出现的气泡是干冰汽化形成的B.坩埚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C.坩埚中酒精溶液的温度低于0℃D.绿叶表面结冰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6 .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格式多种多样,下面是一副“顶针”对联,上联是:水面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下联是: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关于对联内容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是由水吸热凝固形成的B.雪是由水蒸气放热凝固形成的
C.霜是由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D.雾是由小水滴吸热汽化形成的
2023-08-27更新 | 28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7 . 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如图所示水的物态变化,吸放热情况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   露润绿叶B.   雾锁险峰
C.   冰雪消融D.   霜打枝头
2023-08-27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高新区(高港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8 . 天津地区秋冬季节容易出现大雾天气,雾的形成属于(  )

A.汽化B.液化C.凝固D.升华
9 . A、B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用水浴加热(图甲)和用酒精灯(图乙)加热碘锤的方法观察“固态碘升华”过程。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碘的熔点为。则关于这两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组实验中出现的紫色碘蒸气,形成的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
B.两组实验中出现的紫色碘蒸气,都是由固态碘升华形成的
C.两组实验中紫色碘蒸气的形成,都经历了由固态变液态的过程
D.酒精灯加热碘锤,更利于观察固态碘的升华
2023-08-26更新 | 26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10 . 如图是物质在自然界中常见的三种状态及其物态变化过程对应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从甲状态到乙状态必须达到沸点
B.物质从乙状态到丙状态是液化
C.物质从丙状态到甲状态的过程温度保持不变
D.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使物质从乙状态到甲状态
2023-08-26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本溪十二中中考押题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