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1 道试题
1 . “霰”是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华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又称雪丸或软雹。下列物态变化与“霰”的形成相同的是(  )
A.寒冬早晨,窗玻璃上的冰花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C.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
7日内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2 . 在试管中放少量固态碘,塞紧塞子后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 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在上述实验中,碘经历的 物态变化过程是(       
A.升华和凝固B.汽化和凝固C.汽化和凝华D.升华和凝华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3 . 在中国古代,人们很早就学会了开发和利用铜。如图所示,用石杓舀出液态铜倒入陶范中冷却成固态,该过程属于(  )

A.凝固B.熔化C.液化D.凝华
2024-06-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定心卷)
4 . 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初春,积雪消融
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层霜
D.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2024-06-1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物理(福建卷)
5 . 张继的《枫桥夜泊》描绘了枫桥附近的夜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寺”为参照物,“桥”是运动的B.敲钟力越大,“钟声”的响度越大
C.“月”和“渔火”都属于光源D.“霜”是水蒸气遇冷吸热后形成的
2024-06-1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6 . 春、夏、秋、冬四季,温度的变化会对自然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影响。下列现象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A.初春,湖面上的冰雪消融B.盛夏,清晨花草上的露珠
C.晚秋,地面草叶上的白霜D.寒冬,窗户内壁上的冰花
2024-06-1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7 . 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0℃以下冰雕的体积逐渐变小,属于熔化现象
B.树叶上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C.冰雪融化属于凝固现象
D.壶口“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8 . 如图所示的知识网络结构为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呈现甲、乙、丙三种物态间的变化,根据图示所提供的信息,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物质由丙状态变到乙状态,有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两种方式
B.示例中雾凇的形成过程需要放热,是凝固现象
C.分析所给信息,可知该物质在甲状态时是非晶体
D.晨雾的形成过程与该物质由甲到乙的变化过程相同
2024-06-1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竹山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三模考试物理试卷
9 .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节气加点字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谷”——凝固B.“白”-——熔化
C.降”——凝华D.“小”——液化
2024-06-12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中考三模物理试卷
10 . 某物质从状态M因发生物态变化放热变成状态N,其中M具有流动性,而N形状固定,则发生的物态变化(  )
A.可能是熔化B.一定是凝固C.可能是凝华D.一定是升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