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 道试题
1 .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三位宇航员身体状况良好。返回舱返回时,运行到距地面100千米时,飞船表面与大气层剧烈摩擦,其表面温度可达到七、八千摄氏度,为防止飞船成为一颗流星被烧毁而采用的方法是用石棉或玻璃等与一种叫酚醛的物质组成无机固体材料涂在飞船表面,利用材料的_____和_____等方式_____热,从而致冷来降低飞船表面的温度,达到保护飞船的目的。(  )
A.熔化、升华、吸B.熔化、汽化、吸
C.凝华、凝固、放D.熔化、汽化、吸
2 . 古诗文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中的雾是升华形成的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中的冰是由于河水遇冷凝华形成的
C.“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中雪的形成需要放热
D.“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霜是由于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3 . 如图所示,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出现缕缕青云或淡淡薄雾等特殊效果,这“青云或薄雾”是(  )
   
A.干冰升华,在升华过程大量吸热,周围的温度快速降低,使周围的水蒸气液化为小水珠
B.干冰熔化为二氧化碳液体,二氧化碳液体形成的小液滴
C.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再液化为小液滴
D.干冰凝华形成的小液滴
2023-05-0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江南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4 . 下面描述的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
A.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B.钢水浇铸成铸件
C.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D.湿衣服在室外晾干
2023-04-24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初中会考科目调研检测物理试题(一模)
5 . 在刚刚结束的卡塔尔足球世界杯中主裁判使用固体泡沫喷雾剂来辅助任意球的判罚,这种特制的速褪固体泡沫喷雾剂喷出一条白色直线,防守队员不可以越界(如图),几分钟后白色直线会“神奇”地自动消失,不会在草地上留下任何液体污渍。这条白色直线消失的过程中发生了 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该过程中 _____热量。

6 . 雾、露、霜、雪描绘出自然界的一幅幅壮丽景象,下列关于雾、露、冰、雪的物态变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A.雪—升华—吸热B.霜—凝固—放热
C.露—液化—放热D.雾—汽化—吸热
7 . 阅读内容并结合图片回答下列小题:
今年入夏以来,华中地区遭受百年未见的大旱,河水干涸,稻田爆裂,树木成片枯死,柏油路面软化,广告标语风化严重,满目苍夷。还好,河边随处可见的亮丽倒影,树林里时而传出沁人心脾的虫鸟叫声,给人以些许安慰。另外,11月8日我们还有幸见到了千年难遇的罕见天文现象“特殊血月”。在这漫长炙热的酷暑里,冷饮是畅销行业,游泳不失为降温解暑的好方法(同学们,千万不要擅自下河塘洗澡哟)。

(1)“河水干涸,稻田爆裂,树木枯死”是因为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发生了较剧烈的汽化现象,在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是(      )
A.吸收热量       B.放出热量
C.不吸热不放热       D.放出能量
(2)商家销售冷饮将冰棒从冰柜拿出来时,周围冒“白气”是(      )现象
A.熔化       B.凝固
C.汽化       D.液化
(3)“柏油路面软化,广告标语风化”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
A.熔化、凝固       B.凝华、升华
C.液化、汽化       D.熔化、升华
(4)我们根据声音的(      )特征来判断是虫鸟的叫声。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5)“游泳不失为降温解暑的好方法”热量传递的方向是(      )
A. 水→人体       B. 人体→空气
C. 空气→水       D. 人体→水
(6)“亮丽倒影”是(      )
A. 光沿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现象
C. 光的折射现象       D. 小孔成像原理
(7)“血月”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在特定条件下穿过大气层时,其它颜色的光发生了散射被吸收了,只有红色光射到我们眼中,所以看到了红色的月亮。这里的“散射”是(      )现象。
A. 小孔成像原理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平面镜成像原理
8 . 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下列与节气有关的物态变化,属于吸热的是(  )
A.   雨水,冰雪消融B.   立夏,雾绕山峦
C.   霜降,霜满枝头D.   大寒,滴水成冰
9 . 唐诗《小寒》中有“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的诗句。关于诗中所说的“霜”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凝固,吸热过程B.凝固,放热过程
C.凝华,吸热过程D.凝华,放热过程
10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的诗人根据 ___________(填声音的特性)辨别乌啼和钟声;自然界中霜的形成需要 ___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