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根据音色辨别发声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 道试题
1 . “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不同。
2021-10-17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2 . 如图所示的是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舞台上,3位与人类身高相仿的机器人“乐手”,或执竹笛,或弹箜篌,或敲排鼓,与民族音乐演奏家同台奏乐,带来“中国风机器人乐队与人类艺术家的合作表演。机器人“乐手”在吹竹笛时,竹笛声是 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 ___________不同。
11-12八年级上·山东德州·期末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如图)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
2021-10-12更新 | 684次组卷 | 25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物理试题
5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B.老师讲课的声音约为150dB
C.根据音色可以辨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D.教室内禁止喧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021-09-27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6 . 有一种声纹门锁,它是通过识别声音的______来开门的;利用声音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选填信息/能量)。
2021-09-16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7 . 在12月31的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上,来自七年级的节目《瑶族民歌》为大家带来听觉盛宴。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古筝弹奏时琴弦振动,说明振动的物体在发声
B.常温下,通常声音在空气中比水中传播得更快
C.演奏葫芦丝时声音越大频率越高
D.同学们依靠音调来区分手鼓和葫芦丝发出的声音
8 . 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些物体在发声时没有振动
B.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C.声纹锁依据声音的音调进行识别
D.给机器加橡皮垫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021-07-30更新 | 69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物理试题
9 . 《朗读者》第三季直播活动于2020年1月16~18日走进英雄城市—湖北武汉,200多名武汉朗读者走进朗读亭,用朗读的方式来传达一种精神力量。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2021-07-09更新 | 519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朝阳七中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10 . 我们在欣赏的时候,经常发现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诗人胡令能的《儿垂钓》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蓬头稚子”是根据响度辨别“路人”是陌生人
B.“遥招手”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D.“借问”——是“路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
2021-07-09更新 | 2209次组卷 | 39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