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次声波的危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超声波具有______;地震前会有一些预兆,好多小动物如鸡、狗、老鼠等会有异常行为,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小动物听到了地震前地壳发出的______
2021-12-23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 . 2021年5月21日,云南大理漾濞县连发多次地震,最高达6.4级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产生;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
2021-12-0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积余集团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3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公路旁植树造林,安装隔音屏,安装噪声检测仪都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同一乐器,弹奏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色就不同
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比水中传播慢
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见声音
4 . 地震时会产生频率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20Hz的次声波;一般情况下声波在地面下岩石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更______(选填“快”或“慢”)。
2021-11-08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10月定时作业物理试题
5 . 下列事实中,应用次声波的是(  )
A.蝙蝠用来判断障碍物或飞虫的位置和距离B.利用回声测海底深度
C.探测金属内部存在的缺陷D.预报海啸和台风
2021-10-23更新 | 481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短文

亚声


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叫做亚声。
亚声看不见,听不见。可它却无处不在。地震、火山爆发、风暴、海浪冲击、热核爆炸等都会产生亚声,科学家借助仪器可以“听见”它。
亚声的传播速度和可听声波相同,但它传播的距离较远,亚声还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建筑物,掩蔽所等障碍物。甚至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
亚声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一定强度的亚声,能使人头晕、恶心。有人认为,晕车、晕船就是车、船在运行时产生的亚声引起的。人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震坏而丧生。
亚声的应用大致有一下几个方面:
1研究自然亚声的特性和产生机制,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人们利用一种叫“水母耳”的仪器,监测风暴发出的亚声,即可在风暴到来之前发出警报;
2通过测定亚声在大气中传播的特性,可探测某些大规模气象过程的性质和规律。如沙尘暴,龙卷风以及大气中电磁波的扰动等;
3亚声在军事上的应用。利用亚声的强穿透性制造出能穿透坦克、装甲车的武器,亚声武器一般只伤害人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提到的亚声就是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可听声”或“次声波”);
(2)亚声在常温条件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
(3)人们利用一种叫“水母耳”的仪器,监测风暴发出的亚声,即可在风暴到来之前发出警报,说明亚声除了可以传播能量外,还可以传播___________
(4)下列不同频率的声波能与亚声产生共振的是___________
A. 8Hz                    B. 800Hz
C. 8000Hz               D. 80000Hz
(5)在月球上能否利用亚声武器来克敌?为什么?(                )
2021-10-09更新 | 67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四联盟2021~2022学年八年级9月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的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通过发出赫兹的低频音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灭火焰,令人大开眼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是次声波
B.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C.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020-11-22更新 | 24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134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
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蝙蝠通过发出次声波接收反射回来的回波来判断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B.地震前发出的次声波使得某些动物烦躁不安,而人却无感觉
C.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为20 Hz~2000 Hz
D.B超检查利用的是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2020-11-18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教师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时“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①和②,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③(填“晶体”或“非晶体”)。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④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克·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②、③、④等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材料三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_,从该材料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应该在______Hz以内,声具有______
2020-11-0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10 . 2019年7月14日17时10分,印度尼西亚哈马黑拉岛发生里氏7.1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发生地震时会有地震波产生,地震波的频率一般都小于20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可以听到地震波
B.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受灾人员通过呼喊和敲击方式求救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020-10-26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局属四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