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星空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在下列四幅图中,每幅图都能展示出一定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反映太阳系由许多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
B.乙图是伽利略时代的望远镜
C.丙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丁图给出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021-07-31更新 | 47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链接教材精准变式练(人教版)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21-22八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 | 较易(0.85) |
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60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天体,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B.1846年,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了“海王星”
C.199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升空,使人类观测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
D.银河系是宇宙星系中的一员,太阳是银河系恒星中的一员,太阳周围有八大行星,地球在第四条轨道上
2021-07-31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链接教材精准变式练(人教版)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3 . 人类对天体的认识是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下列天体系统关系图正确的是(  )
A.B.C.D.
2021-06-23更新 | 440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 第十六章 粒子和宇宙 第36讲《16.2浩瀚的宇宙》(分层练习)
4 .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奔向火星;至2021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携带“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巡视器在火星着陆,我国成为首个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绕、落、巡”三项目标的国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
B.2021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
C.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
D.“天问一号”拍摄的照片信息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的
2021-06-19更新 | 927次组卷 | 5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课时21.2 电磁波的海洋(备作业)
5 . 在太阳系中,地球属于(  )
A.恒星B.行星C.卫星D.彗星
2021-05-03更新 | 932次组卷 | 25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与望远镜”练习题
6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
B.在天文学中,常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
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
D.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逐渐靠近我们
2021-04-30更新 | 24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苏科版)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7.2-7.4 静电现象、探索更小微粒、宇宙探秘(备作业)
7 . 阅读分析题

黑洞与宇宙


由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组成,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在内的一些国内机构参与了此次国际合作,他们利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射电望远镜,组成一台巨大的虚拟望远镜,其口径相当于地球直径,该望远镜“拍照”重点黑洞对象之一,就是位于银河系中心的“人马座A”。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晚9时许,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多地天文学家同步公布了首张黑洞真容,如图所示。

黑洞的产生过程类似于中子星的产生过程:某一个恒星在准备灭亡,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缩,塌陷,发生强力爆炸。当核心中所有的物质都变成中子时收缩过程立即停止,被压缩成一个密实的星体,同时也压缩了内部的空间和时间。但在黑洞情况下,由于恒星核心的质量大到使收缩过程无休止地进行下去,连中子间的排斥力也无法阻挡。中子本身在挤压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为粉末,剩下来的是一个密度高到难以想象的物质。由于高质量而产生的引力,使得任何靠近它的物体都会被它吸进去。
黑洞是宇宙众多天体的一种。“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点,于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不同星体的远离速度和离我们的距离s成正比,即“v=Hs”,式中H为一常数,称为哈勃常数(已由天文观察测定)。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则速度越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
(1)在银河系中心的天体是( )
A.中子星       B.太阳         C.黑洞        D.恒星
(2)假设一艘宇宙飞船靠近黑洞,它的质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从上述材料可知,黑洞是由______演化形成的;
(4)在黑洞的形成过程中,密度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关于宇宙的起源,下列说法中与大多数宇宙科学家的观点不一致的是( )
A.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所有星系都在远离我们
B.大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
C.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D.宇宙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及恒星、行星等
(6)由“v=Hs”及我们所学的速度公式,假设某星体在宇宙大爆炸后远离我们的时间为t,其计算式为t=______(用“哈勃常数H”表示)。
2021-04-18更新 | 40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 第十六章 粒子和宇宙 第36讲《16.2浩瀚的宇宙》(分层练习)
20-21八年级下·全国·课时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8 . 太阳系所在的星系叫做___________系。它是一个庞大的___________星系,它包容了约___________亿颗恒星和无数弥漫的气体、尘埃物质。
2021-04-13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课时同步练》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课时同步练(沪科版)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11.3探索宇宙
9 . 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____________的核式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相似,其中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上。织女星与地球的距离为24.5光年,我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织女星的星光是织女星在______年前发出的光,光年是______单位。
2021-03-25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苏科版)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7.4宇宙探秘(练习)
20-21九年级下·全国·课时练习
10 . 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2018年5月21日5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为“嫦娥四号”月球探测任务提供地月间的中继通信,负责地球与未来“嫦娥四号”通信的中继接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继星与地月间不可能靠电磁波通信
B.地球和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起源于不同的星云
C.发射当天地球运行在绕太阳公转轨道中的夏至与秋分之间
D.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人类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
2021-01-29更新 | 774次组卷 | 4卷引用:《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2020-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沪科版) 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19.3 踏上信息高速公路(重点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