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内循环降水指的是蒸发的水汽在本地形成降水,其占当地总降水的比例称为降水再循环率。右上图为内循环降水示意图。

材料二:左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多年平均降水再循环率分布图。受气候变化影响,近40年该区域降水再循环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右下图为1980年至2018年该区域年均温与年降水量变化图。



(1)与塔里木盆地相比,准噶尔盆地降水再循环率较低,从水汽来源角度分析原因。
(2)从水循环环节角度,指出图示区域降水再循环率显著上升的原因。
(3)受气候变化影响,短期内塔里木河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____(上升或下降),解释其原因____
2023-11-11更新 | 40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A.喜光、喜湿B.喜阴、喜湿C.耐寒、喜旱D.喜热、耐旱
2.调查发现,近年来森林植被有向苔原带移动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重B.降水逐渐变少C.光照更加充足D.全球气候变暖
2022-03-19更新 | 3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考联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宁夏平原西靠贺兰山,沿黄河两岸地势平坦,河渠纵横,灌溉农业发达,形成众多随灌区开发而出现的次生湖。沙湖位于宁夏平原的沉降中心,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一场洪水,且至今面积在不断扩大。

材料二:图为宁夏平原区域示意图。表为宁夏主要工业部门占工业收入的比重。



工业部门占工业收入%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7.7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15.7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2.4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9.9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9.5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6.8
食品制造业3.8
非金属矿物制造业3.7
纺织业3.5
农副食品加工业2.8

材料三:宁夏2020年发电1882亿千瓦时,耗电1038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达1.44万千瓦时。宁夏的单位GDP电耗一直居全国第一,是北京的8倍、上海的6倍。2021年上半年宁夏发电占比中,火电为80.85%、水电为0.93%、风电为12.26%、太阳能发电为5.96%.可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因煤炭价格飙升、能耗双控等原因,宁夏也加入了拉闸限电的大军。


(1)简述沙湖几十年来一直没有消亡且有扩大趋势的理由。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贺兰山的隆起对该区域土壤的影响。
(3)与北京、上海相比,简述宁夏单位GDP能耗更高的原因,并说明宁夏实施拉闸限电的出发点。
2021-12-08更新 | 321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产生了一定影响。利津水文站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是黄河入海前的最后一个水文站。下图示意1950一2017年黄河利津站实测水沙通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时段中,黄河利津水文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A.1960-1965年B.1974一1980年C.1986-1992年D.2002-2010年
2.1997年黄河利津水文站年输沙量与往年相比达到最低值的主要原因是(     
A.上游气候变暖加强B.中游水土流失防御效果好
C.下游出现较长时间断流D.中下游降水量明显减少
3.推测2000一2017年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增大B.持续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2022-03-08更新 | 43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5 . 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上游水电站增多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C.下游降水量减少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2.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
2019-01-30更新 | 4262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6-2017学年浙江温州十校联合高二上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宜居带(habitable zone)”指一颗恒星周围的一定距离范围,在这一范围内水可以以液态形式存在,液态水被科学家们认为是生命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元素。如果一颗行星恰好落在这一范围内,那么它就被认为有更大的机会拥有生命或至少拥有生命可以生存的环境。读图完成下题。

科学家研究发现太阳系宜居带有外移趋势,其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可能是(   
A.地球体积变小,地球将不再适宜人类居住
B.公转轨道变小,火星将逐渐适宜生命存在
C.太阳辐射增强,木星表面气温将逐渐升高
D.太阳活动减弱,金星将逐渐适宜人类居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下图为太阳系的宜居带分布图。完成下题。

科学家研究发现太阳系宜居带有外移趋势,其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可能是(  )
A.地球体积变大,地球将不再适宜人类居住
B.公转轨道变大,火星将逐渐适宜生命存在
C.太阳辐射增强,木星表面气温将逐渐升高
D.太阳活动减弱,金星将逐渐适宜人类居住

8 . 熟化是通过耕种、定向培育,将自然土壤转变成适合农作物生长且肥沃的土壤的过程。我国东北的黑土、南方的红壤经熟化都可成为水稻土。下图为黑土、红壤和水稻土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方湿热地区经熟化后的水稻土与自然红壤相比(     
A.母岩风化强B.土壤肥力高C.腐殖质减少D.结构更简单
2.红壤和黑土熟化成水稻土的过程有差异,主要是两种土壤中哪一自然要素造成熟化过程的差异(     
A.土壤水分B.矿物质C.土壤酸碱性D.土壤温度
昨日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永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红色,与该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4-05-2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10 . 某校地理社成员为了解土壤成分的组成情况,在学校内采集了土壤样本,并设计了测量土壤物质的实验。以下是需要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及结果、实验过程简画图。完成下面小题。

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蒸发皿、蒸馏水、黄土、玻璃棒、大小烧杯、漏斗等。

实验步骤及结果:

步骤一: 将土壤样本放入烧杯中,并往烧杯倒入足量蒸馏水,过程中样本出现大大小小的气泡。随后对土壤样本进行搅拌,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将静置后的土壤浸出液过滤。

步骤二: 将过滤后的溶液放置在蒸发皿中煅烧,最后可得到一些白色结晶。

1.该实验可验证土壤中具有的组成物质是(     
A.空气B.水分C.矿物质D.有机质
2.影响上述两种组成物质的成分或含量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地形B.气候C.生物D.成土母质
7日内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