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7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 .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兰州市民收到的手机地震预警信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29秒为倒计时时间,收到该信息时所显示的倒计时时间越短,通常说明(     
A.当地距离震中越近B.当地地震越频繁
C.本次地震震级越大D.地震波的速度越快
2.影响本次地震烈度的主要因素有(     
①震源深度②地震震级③地震波速度④建筑物坚固程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有关海水运动形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洋流是海洋表层水体最常见、最普通的运动形式
B.只有地震和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能引起海水的波动
C.海浪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D.海浪是海洋表层水体最常见、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2010·吉林·二模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海水温度、盐度与密度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水的密度(     
A.与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B.与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C.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D.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2.推断下列四个海区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的是(     
A.南极海域B.红海C.赤道海区D.副热带海区
2024-02-29更新 | 66次组卷 | 34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读海绵城市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有(     
A.增加下渗量B.减少蒸发量
C.增加地表径流D.减少地下径流
2.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     
①淡水不足②雨季内涝③用地紧张④热岛效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2-27更新 | 318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6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5 . 当地时间20231028日,受暴风雨影响,巴西圣卡塔琳娜州多地出现山体滑坡。完成下面小题。

1.为获取最新滑坡区域实景图,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数字地球
2.下列有关山体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滑坡只发生在高山区B.滑坡损失与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C.暴雨往往会诱发滑坡D.滑坡具有突发性,无任何征兆
2024-02-07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学业水平监测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6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近年来,蚌埠市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力争2035年实现目之所及皆海绵的目标。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减少地表径流B.减少大气降水C.减少植物蒸腾D.减少地下径流
2.蚌埠市某校学生为建“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填湖建公园B.城区河道内建坝C.禁采地下水D.路面铺设透水砖
7 . 下图是某中学附近道路景观图,路面铺设透水砖,其主要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是(     
A.地表径流B.蒸发C.下渗D.地下径流

8 . 2022年地震带活跃,火山喷发。9月14日9时35分(北京时间)在台湾省台东县海域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12月4日印度尼西亚塞梅鲁火山大规模喷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震发生时,正在教室上课的同学感受到的震动是(     
A.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B.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C.有上下颠簸,无水平晃动D.有水平晃动,无上下颠簸
2.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     
A.地壳B.软流层C.岩石圈D.地核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图是新月形沙丘的等高线示意图。根据沙丘形态判断,该地盛行风向为(     
A.偏南风B.偏北风C.偏东风D.偏西风

10 . 骆驼刺是落叶草本植物,茎上长着刺状的坚硬小绿叶,如图为骆驼刺。完成下面小题。



1.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C.气候干旱,日较差大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
2.骆驼刺所在区域的主要植被是(     
A.温带草原B.温带荒漠C.温带落叶阔叶林D.热带草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