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雅丹地貌是指干旱地区河湖沉积物经侵蚀形成的土墩和沟槽。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有一片水上雅丹,远看像无数岛屿屹立在湖中(图左),数万年间水上雅丹时有时无。图右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不同岩石类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组成水上雅丹的岩石属于图3中(     
A.甲B.乙C.丙D.丁
2.推测水上雅丹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湖泊沉积—流水侵蚀—地壳下降—湖水蒸发B.风力沉积—地壳抬升—湖水入侵—流水侵蚀
C.湖泊沉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湖水入侵D.湖水入侵—泥沙沉积—地壳抬升—湖面下降
3.数万年间水上雅丹时有时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类活动B.气候变迁C.风力强弱D.地壳抬升
2 . 山川巨变一亿多年以来的地质作用,让我国东部大地地层错动,地形起伏,最终形成了11000平方米的鄱阳湖盆地。图为鄱阳湖及周边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结合资料及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图示区域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判断依据。
(2)说明图中甲处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
(3)庐山北枕滔滔长江,东望浩浩鄱阳,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请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视角,推测庐山的组成物质未来将走过的“生命历程”。

3 .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岩石(     
A.属于岩浆岩B.较②岩石老C.可能含化石D.可能是砂岩
2.图中甲、乙、丙、丁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丙甲丁D.乙丙丁甲
3.丙地层在甲构造右侧比左侧薄,原因是右侧(     
A.曾经地势较左侧高,外力堆积效果较微弱B.曾经地势较左侧高,外力侵蚀效果更显著
C.受岩浆活动影响较左侧小,火山喷发物少D.下层岩层背斜较左侧多,岩层容易被侵蚀

4 . 碓臼峪位于北京昌平区,据地质学家考证碓臼峪为花岗岩地貌。景区内两侧山石壁立,一水中流,有京北“小三峡”之称。图左为碓臼峪景观照片。图右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碓臼峪岩石类型为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2.形成“小三峡”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⑥D.③⑤⑦

5 .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的地质历史顺序由早到晚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乙、丁、甲、丙
C.丙、丁、乙、甲D.丁、乙、丙、甲
2.图中(     
A.①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而成B.②处岩石可能发生变质形成大理岩
C.③和④处岩石沉积环境相同D.该地区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频发
2023-01-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丹霞地貌由红色的砂砾岩层构成,垂直节理发育。读“广西资源县八角寨丹霞地貌景区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丹霞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外力侵蚀
B.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固结成岩→沉积作用
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2.广西资源县丹霞地区山麓底部的自然带是(     
A.常绿阔叶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C.常绿硬叶林带D.高山植被带
20-21高二上·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7 . 岱崮地貌是继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峰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其典型特征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坦,岗顶之下梯田层层,沟壑舒展。组成该地貌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如图示意岱崮地貌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组成岱崮地貌的岩石主要为(     
A.花岗岩B.玄武岩C.大理岩D.石灰岩
2.岱崮地貌的形成过程为(     
A.固结成岩—岩层断裂—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岩层断裂—裂隙扩张—岩浆喷发—地壳抬升
C.岩石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岩石沉积—变质作用—外力作用

8 . 哈萨克斯坦的一片草原上分布着成千上万颗神秘“石球”。这些石球直径大多有三四米,主要由沙土组成。有些石球会自然裂开,裂开之后可发现里面有“石蛋”,“石蛋”易碎。读哈萨克斯坦石球景观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哈萨克斯坦石球自然裂开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作用强B.风化作用强
C.冰川作用强D.海浪作用强
2.哈萨克斯坦石球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①碎屑物在沉积过程中
②岩浆在冷却过程中
③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④其他物质围绕核层凝聚
⑤与周边环境成分有明显区别的某种矿物凝结成核
A.①→⑤→④→③B.①→⑤→③→④
C.②→③→⑤→④D.②→⑤→④→③
2023-06-04更新 | 1241次组卷 | 43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三保温测试地理试题

9 .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到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图为某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岩浆侵入一岩层弯曲一岩层断裂B.岩浆侵入一岩层断裂一岩层弯曲
C.岩层弯曲一岩浆侵入一岩层断裂D.岩层断裂一岩层弯曲一岩浆侵入
2.图中(     
A.甲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B.乙处适合修建大型水坝
C.丙处易发现地下水资源D.丁处河流左岸侵蚀明显
3.图中(     
A.①处可能找到化石B.②处易形成喀斯特地貌
C.③岩层比②岩层老D.④处的物质来自于地幔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图中①②③④形成的从先到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②①D.④①②③
2022-12-05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