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5 道试题

1 . 浮来山因山顶岩石类型在东西两侧30千米内绝无仅有,被古人称为浮来峰、飞来峰,有人用推覆构造来解释其成因。推覆构造是一种岩层位移很大的断层构造,其上盘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的岩块之上。读推覆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岩层按照年龄由新到老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D.①④③②
2.据题干材料推断浮来山的形成过程是(  )
A.外力侵蚀—水平挤压—断裂下陷—推移上覆
B.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
C.水平挤压—断裂下陷—推移上覆—地壳上升
D.推移上覆—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断块抬升

2 . “水上雅丹地貌群”位于在柴达木盆地边缘,大片的砂岩地貌“漂浮”在鲜绿色的盐湖水中,被称为“水上魔鬼城”。读水上雅丹景观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右图中,符合水上雅丹地貌景观的代码和岩石类型的是
A.甲、沉积岩
B.乙、岩浆岩
C.丙、变质岩
D.丁、喷出岩
2.该景观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其地质过程正确的是
A.地壳下沉一一外力沉积一一岩浆侵入一一风化侵蚀
B.地壳抬升一一搬运沉积一一风化侵蚀一一冷却凝固
C.地壳下沉一一搬运沉积一一地壳抬升一一风化侵蚀
D.地壳抬升一一冷却凝固一一搬运沉积一一风化侵蚀
3 . 内蒙古某山北坡植被以森林为主,南坡以草原为主,其中有一处花岗岩(侵入岩)石林景观(如下图所示)。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  )

A.地壳下降—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B.地壳上升—岩浆活动—风化、堆积
C.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D.岩浆活动—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2018-08-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一轮复习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专题训练题
4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标出箭头,完成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2)图中各箭头的含义分别是A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D____
(3)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中可概括为从__________ 形成,又到新的_____ 形成。
2018-08-0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习题
5 . 图中的数字表示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各数字与地质作用相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固结成岩作用B.②—风化作用
C.③—变质作用D.④—侵蚀作用
2.④过程最终形成的岩石可能是(   )
A.石灰岩B.花岗岩C.大理岩D.砂岩
6 . 试在图框内填上恰当事物的名称,使之成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简单图式.(注:A代表外力作用)

(1)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2)图中箭头B、D包含的意义分别是:B________,D________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大致为:从________到形成________,又到新的________产生的过程.
2018-07-06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 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单元测试
7 .        同一时期在海洋上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在地质时期内,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下图示意某海底在连续地质时期内形成的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④岩层的更替与该地海岸线的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A.①→②海退③→④海进B.①→③海进③→④海退
C.②→③海退③→④海进D.①→②海进②→③海退
2.甲、乙、丙、丁地质过程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
C.乙丙丁甲D.丙丁甲乙
2018-02-26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课时巩固过关练 五 地壳的运动规律
8 .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B.通过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得以不断地改变
C.地壳的物质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太阳能和地球重力势能
D.在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矿物和岩石有时也会相互转化
2.下列能反映出露于云贵高原上大理岩的形成过程的是     
A.②④B.③⑤C.⑦⑤D.③⑥⑩⑧
2018-01-23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练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9 . 北京市某中学师生到门头沟灵水举人村野外考察。图I是灵水八景之一“独山莲花”照片,构成“独山莲花”的岩体为浅层侵入岩一种。图II是当地另一处的含煤岩层。图III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图I中的“独山莲花”和图II中的含煤岩层分别属于图7中的
A.A和BB.B和DC.D和CD.A和C
2.“独山莲花”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与图III中相关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A.岩浆—①—A—③B.沉积物—④—C—⑤—D
C.岩浆—②—B—④D.沉积物—④—C—③—B
3.图III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① ② ③ ④B.③ ④ ⑤ ⑥
C.① ② ⑤ ⑥D.① ② ④ ⑤

10 .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今天地表的各种岩石和地貌是岩石圈物质循环在地表留下的痕迹。判断图中岩石类型的名称:甲、乙两类岩石同属于     ,丙类岩石是_____,丁类岩石是      
(2)写出三类岩石转化的地质作用方式的名称:乙类岩石经_____转化为丙类岩石;甲类岩石形成地质作用是            ;乙类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__      ;三类岩石都可以通过       作用形成新的岩浆。
(3)说明丙类岩石转化成为丁类岩石所经历的地质过程。
2018-01-07更新 | 264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