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2022高三·北京·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掷冰壶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全球约70%的冰壶球原料产自艾尔萨克雷格岛上品质独特的花岗岩,当地每十年采石一次。该岛位于英国克莱德河河口,岛上无人居住。下左图为冰壶球,下右图为艾尔萨克雷格岛。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完成该岛上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     
A.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B.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冷却凝固
C.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变质作用D.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运动
2022-10-01更新 | 21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中国天眼”是世界最大口径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位于贵州平塘县大窝凼一片天然喀斯特的漏斗天坑群中。2019年8月,“中国天眼”成功锁定了一个来自30亿光年外重复无线电信号。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天眼”发现的无线电信号来源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2.有关大窝凼天坑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坑底植被是热带雨林B.石灰岩溶洞崩塌形成的天坑
C.风力侵蚀形成的洼地D.坑壁岩石的类型同图中的乙
3.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天坑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的是(     
A.④——⑦——③B.②——③——④C.⑥——①——③D.③——④——⑤

3 . 图示意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其中a、b、c、d表示岩石类型,①②③④表示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火山喷发直接相关的地质作用是(     
A.①B.②C.③D.④
2.下列关于a、b、c、d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岩石由变质作用形成B.b岩石质地坚硬
C.c岩石常含有丰富的化石D.d岩石多气孔分布

4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图中河流平直并与该剖面垂直,图中太阳光线为该地正午时的太阳光线。此日我国各地达到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该地位置和河流流向(     
A.该地位于38°34'N,129°E,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B.该地位于华北平原,河流自东向西流
C.该地位于48°34'N,132°E,河流自北向南流D.该地位于塔里木盆地,河流自西向东流
2.①处断层形成时期可能是(     
A.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B.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
C.新生代后期D.古生代前期
3.图中地理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沉积—挤压断裂—地壳抬升—稳定风化侵蚀—堆积—岩浆喷出
B.沉积—挤压断裂—持续抬升风化侵蚀—堆积—岩浆喷出
C.沉积—挤压—拉张断裂—地壳抬升—稳定风化侵蚀—堆积—岩浆喷出
D.沉积—拉张断裂—地壳抬升—稳定风化侵蚀—堆积—岩浆侵入

5 . 如图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为(     
A.①②③④①⑤⑥B.④③②①⑤⑥C.⑤⑥④③②①D.⑥⑤④③②①
2.若①为石灰岩,则①与⑤接触地带易形成(     
A.花岗岩B.大理岩C.页岩D.砂岩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左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及地貌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干旱型冲积扇(旱扇)和湿润型冲积扇(湿扇)示意图。



(1)说出左图中甲、乙、丙三处地质构造的名称,并简述丙地貌的成因。
(2)指出左图中岩体①②的形成顺序及①②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
(3)简要描述右图中冲积扇形成的原因,并说出我国西北地区旱扇发育最活跃的季节。
(4)简述旱扇和湿扇沉积物颗粒变化的共同特征,并说明旱扇发育面积通常较湿扇小的主要原因。
2022-08-09更新 | 1424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A卷)试题

7 . 布兰德山位于非洲纳米比亚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山体。下图为“布兰德山及周边区域地质地貌遥感影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的成因是(     
A.火山喷发B.沉积作用C.变质作用D.岩浆侵入
2.布兰德山山体高耸的主要原因是(     
A.差异侵蚀B.化学溶蚀C.河流侵蚀D.风力侵蚀
3.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年龄最接近的是(     
A.花岗岩区B.变质岩区C.沉积岩区D.接触变质岩区
2022-07-05更新 | 9421次组卷 | 32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3-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辽宁专用)

8 . 下图示意某地地质构造剖面。据此完成下列题。

1.图中M线两侧P岩层厚度不一的原因是(     
A.M线西侧P岩层比东侧抗蚀力强B.M线西侧P岩层早期沉积厚度大
C.M线东侧P岩层比西侧抗蚀力强D.M线东侧P岩层受侵蚀程度大
2.下列景观在Q处可能看到的是(     
A.石柱、石笋B.峰林、钟乳石C.峰丛、石笋D.峰林、峰丛
3.上图中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N岩层形成、岩浆侵入、断层形成B.岩浆侵入、N岩层形成、断层形成
C.N岩层形成、断层形成、岩浆侵入D.断层形成、N岩层形成、岩浆侵入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汾渭盆地即汾河谷地和渭河谷地的总称,两个谷地通过汾河、渭河注入黄河并连接一体成为盆地。侯马——运城盆地是渭河盆地的东延部分,盆地东延时被中条山分割成北面的侯马——运城盆地和南面的三门盆地。侯马盆地居北,有汾河穿越而入黄河;运城盆地坐南,有涑水河注入,原涑水河为间歇性季节河流,非汛期经常处于断流状态。运城盆地较为封闭,中条山前的运城盐湖为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含盐量高。运城盐湖目前已有4600多年的盐业资源开采历史,是山西省重要的无机盐化工基地,也是运城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在2020年,运城开启了“退盐还湖”“还湖于民”的生态修复工作,9月30日前停止了盐湖地区的一切工业生产。下图为侯马——运城盆地南北向剖面图和地形图。



(1)比较侯马盆地与运城盆地的沉积厚度,并说明原因。
(2)指出图示地区基岩之上N1、N2、N3中最古老岩层,并说明理由。
2022-06-1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凌源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④指断层。该区域的沉积岩层中富含地下水,但东西两侧的地下水互不连通,形成两个独立的地下水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表海拔最高处的山峰形成于(     
A.火山喷出物质的持续堆积作用B.板块边界碰撞挤压作用
C.背斜顶部岩层受水平挤压作用D.上覆岩层差别侵蚀作用
2.图中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导致该区域地下水系统分异为东西两部分的主要原因是(     
A.两侧岩性差异B.岩层断裂分割C.岩浆侵入隔断D.岩层褶皱变形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