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6 道试题

1 . 图为某地地质图,图中褶曲为向斜构造。断层导致岩体发生相对运动,相对上升的岩层易被侵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岩层及断层形成按新到老排序正确的是(     
A.⑥④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④⑥D.⑥①②③④⑤
2.图中(     
A.D岩体有明显气孔构造B.Z岩体有层理结构
C.断层东侧相对上升D.断层以水平运动为主
2024-04-07更新 | 503次组卷 | 6卷引用:地理(浙江卷0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 . “红”和“陡”是定义丹霞地貌的两把“尺子”。“红”指构成丹霞地貌的陆相红层,“陡”指丹霞地貌广泛发育的陡崖、陡坡、石柱等地貌景观。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属于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2.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①流水堆积②流水侵蚀③地壳抬升④冰川侵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4-04-05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

3 . 某地区曾发生多次地质事件,地层轻微褶皱,出露中生代和古生代地层。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围”,①②为断层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断层线①②两侧岩层相对运动方向为(     
A.B.
C.D.
2.在侏罗纪之前,下列地质事件在该区域最早发生的是(     
A.褶皱变动B.断层活动C.岩浆侵入D.变质作用
3.侏罗纪之后,该地古地理环境演化先后表现为(     
A.地壳抬升   接受沉积   地壳下沉   接受剥蚀
B.地壳抬升   接受剥蚀   地壳下沉   接受沉积
C.地壳下沉   接受沉积   地壳抬升   接受剥蚀
D.地壳下沉   接受剥蚀   地壳抬升   接受沉积
2024-03-24更新 | 46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4~15题 地质作用-备战2024年6月浙江高考地理真题题号押题
4 . 第19届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琮琮”,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大玉琮。据研究测定,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多为和田玉(变质岩的一种),下图为亚运会吉祥物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代表岩浆、三大类岩石、沉积物,数字序号代表各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下题。

形成“琮琮”的地质作用是(     
A.①B.⑤C.⑥D.②
2024-03-1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杭州二中树兰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5 . 钨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其矿体的组成主要为矽卡岩,下图是我国某处大型钨矿的成岩示意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1中的事物,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盐形成在矽卡岩之后B.矽卡岩经过花岗岩变质作用而来
C.图中的花岗岩属于喷出岩D.矽卡岩经过碳酸盐变质作用而来
2.组成钨矿的岩石主要对应图2中的(     
A.①B.②C.③D.④

6 . 地质构造线是指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该地质区域形成初期以沉积作用为主,图中辉绿岩为岩浆岩体。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地质构造和断层的主要延伸方向为(     
A.背斜;东—西B.向斜;南—北C.背斜;西南—东北D.向斜;东南—西北
2.下列关于该区域地质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质构造可以打井找水B.花岗岩体侵入早于辉绿岩
C.辉绿岩体侵入受断层限制D.S地层可寻哺乳动物化石
3.下列选项能表示甲处地质构造形成顺序的是(     
A.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岩浆侵入—构造运动—外力侵蚀
B.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外力侵蚀—岩浆侵入—变质作用
C.固结成岩—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外力侵蚀
D.构造运动—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固结成岩—外力侵蚀
2024-03-02更新 | 928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4~15题 地质作用-备战2024年6月浙江高考地理真题题号押题

7 . 在距今十几亿年的地质时期,新疆南部白云岩广泛沉积。经过一系列的地质作用,白云岩变成和田玉石。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当岩石露出地表,经风化、流水冲刷和搬运,沉积,石与玉分离,形成鹅卵石状的籽料。下图1为新疆和田区域略图。下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和田玉石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古代采玉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在河床上拣玉,古人采玉的主要河段和时间是(     
A.①春季B.②夏季C.③秋季D.④冬季
2024-02-2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会稽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中部,为我国重要农业产区,中西部平原地区盐碱土较多。下图为吉林地形及农业区划分布图,下表为各农业区划部分气候指标示意图。


指标年均温(℃)降水(mm)相对湿度(%)日照时数(h)平均风速(m/s)
中西部平原区7.45506822302.65
中东部半山区6.37406818401.90
东部山地区5.57607018352.15

材料二   吉林省梨树县绕湾沟有不少大理岩矿,一些大理岩出露地表。据地质专家研究,该区域曾经为一片浅海。

材料三   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水汽的压强)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即某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与同温度饱和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比值。


(1)描述吉林省地形特征。
(2)推测大理岩形成及出露地表的地质过程。
(3)与东部山地相比,分析中西部平原地区相对湿度较小的主要原因。
(4)说出中西部平原地区盐碱土较多的自然原因。
2024-02-20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检测地理试题

9 . “岱崮地貌”是山东省沂蒙地区独有的一种地貌景观。崮,是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的方形山,如左图,岱崮地貌岩层分布如右图所示。在崮顶村庄,不少垒房子的石头里都发现有三叶虫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岱崮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变质作用
C.沉积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D.侵蚀作用--地壳抬升-沉积作用
2.关于岱崮地貌分布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以花岗岩为主B.易发生崩塌、滑坡C.土壤深厚肥沃D.重点发展粮食种植
2024-02-05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押题预测卷一-【高频考点解密】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浙江专用)

10 . 如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地的地质年代最老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图中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抬升→褶皱→断裂→岩浆侵入
B.沉积→岩浆侵入→褶皱→断裂
C.褶皱→地壳抬升→侵蚀→岩浆侵入
D.沉积→褶皱→断裂→侵蚀
3.该地地质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海侵发生在(     
A.C—O2阶段B.S1—S2阶段C.C—O1阶段D.O2—S1阶段
2024-01-26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4~15题 地质作用-备战2024年6月浙江高考地理真题题号押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