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1 . 黄山以花岗岩为主体,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读猴子观海景观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猴子观海”风景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A.丁B.丙C.乙D.甲
2.塑造图示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为(     
A.地壳运动—岩浆喷发—流水搬运—流水堆积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作用—外力侵蚀
C.岩浆侵入—地壳下沉—外力堆积—固结成岩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搬运作用—流水作用

2 . 球状风化是一种岩石破碎的现象,常见于花岗岩、玄武岩等岩石,岩石由表及里呈圆球状层层剥落,棱角逐步圆化。下图为花岗岩球状风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岩石具有的特征是(     
A.可能含有化石B.松软、有层理结构C.硬度相对较高D.发生过变质作用
2.图示景观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A.高温高压→地壳下沉→风力侵蚀B.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C.岩浆活动→地壳下沉→冰川侵蚀D.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风化作用
3.下列地区中,花岗岩球状风化发育最典型的是(     
A.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干旱地区B.气候湿润的喀斯特地貌区
C.气温日较差较小的多雾地区D.气温日较差较小的寒冷地区

3 . 塔峰、锥峰和常态山是西南喀斯特地区的三种主要丘陵形态。研究发现,西南喀斯特锥峰会逐渐变陡,有的演变为塔峰,塔峰山麓坡积物多为重力崩塌而成。图1示意锥峰、塔峰结构,图2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组成锥峰、塔峰的主要岩石最可能是图2中的(     
A.甲B.乙C.丙D.丁
2.与塔峰相比,锥峰(     
①旱生植被占比更大②土层残留较厚③坡积物分选性较好④溶蚀程度较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 .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丁分别代表____________
(2)①②③④中,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有________,来自地球外部的有_______。②表示______
(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岩浆活动的是______。乙按照成因是______岩,它具有_______构造,往往会有______存在。
(4)石材已是许多家庭房屋装潢的必需品,家庭装潢中常用大理石是变质岩,它是由_______变质而成。

5 . 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示意左图中,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在示意右图中找出形成示意左图中岩石③的地质作用是下列的(     
A.①B.②C.③D.④

6 . 千层薄饼岩是位于新西兰南岛西海岸,形成于三千万年前,其间小型海洋生物和沙土间交替层压并埋于海底,产生了硬石灰石和软砂岩堆积而成的互层岩石。上述过程彼此反复,层层叠叠的岩石如同千层薄饼(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千层薄饼岩属于(     
A.花岗岩B.玄武岩C.沉积岩D.变质岩
2.推测千层薄饼岩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地壳抬升→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海相沉积
B.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固结成岩→海相沉积
C.风化侵蚀→海相沉积→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D.海相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2023-09-04更新 | 1255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当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痕迹”,也是地貌的重要成因,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经历的褶皱次数至少为(     
A.1次B.2次C.3次D.4次
2.最有可能发现大理岩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3.甲处没有发育煤层主要是由于(     
A.缺少煤层沉积环境B.煤层形成过程中地壳下沉
C.未发生变质作用D.人类早期过度开采
2023-07-17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数字①到④表示不同时期形成的岩石,M–N线代表不连续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断层的形成比岩层①晚b.断层的形成比岩层②早
c.断层的形成比岩层③晚d.断层的形成比岩层④晚
A.abB.acC.bcD.cd
2.导致M–N不连续面向地表凸出,最有可能是因为岩层①(     
A.两侧侵蚀,变低B.岩浆持续侵入C.随断层抬升D.接受沉积,变高
9 .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和田玉主要分布于新疆昆仑山脉北坡,以和田地区“籽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在距今十几亿年的地质时期,新疆南部还是一片海洋,白云岩广泛沉积。在区域地质作用中,白云岩变质形成白云质大理岩。3亿~4亿年前,岩浆侵入白云质大理岩,经过一系列地质作用,白云质大理岩最终形成玉石。喜马拉雅运动开始后,山脉隆起,经过长期的剥蚀破坏,渐渐使埋藏在山体中的玉石裸露在地表,这就是和田玉山料。小块的和田玉山料被冰川、流水等挟带至河流中,在流水作用下王石变得浑圆,并最终在河床或河漫滩上成为和田玉籽料。


(1)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原理,绘制和田玉籽料形成过程示意图。
(2)依据自然环境特点,推测古人捡拾和田玉籽料的最佳季节。
2023-07-07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阜阳第一中学、阜南一中、阜南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埃及某地分布有世界著名的白沙漠,白沙漠由白垩(石灰岩的一种)经地质作用而成这些白垩由细粒的方解石和8000万年前白垩纪的生物遗骸经过某些作用而成,白沙漠中有些地方会有突兀而现的白垩岩石,它们形态各异,巍巍而立,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巨大的蘑菇群,完成下面小题。


   
1.白垩纪时期,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温暖浅海,生物众多B.温暖湿润,林草茂盛
C.气候寒冷,物种灭绝D.炎热干燥,风沙频繁
2.突兀白垩岩石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抬升→固结→侵蚀B.侵蚀→抬升→固结→沉积
C.沉积→固结→抬升→侵蚀D.抬升→侵蚀→沉积→固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