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 道试题

1 . 图1为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图2为三大类岩石循环示意图,字母表示岩浆及三大类岩石数字表示地质作用。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下列地质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层形成于断层之后B.安山岩中可寻到化石
C.该地曾处于海洋环境D.始终处于抬升的阶段
2.根据三大类岩石分类,图1中的安山岩属于图2中的(     
A.AB.BC.CD.D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指断层。该区域的沉积岩层中富含地下水,但东西两侧的地下水互不连通,形成两个独立的地下水系统。



(1)甲、乙、丙三地中最有利于地下水资源钻探的是____地,并说明你的判断理由____
(2)图中乙下方的②、③岩层中,先形成的是____(填②或③)岩层,判断依据是____
(3)推断图示区域东、西两侧独立地下水系统的分界是____(填断层处或花岗岩体)。
2023-02-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茶洛热坑气热泉群位于横断山脉北段金沙江支流曲戈河河谷地带,地处金沙江断裂与甘孜—理塘断裂的交汇处,紧邻318国道。沿河谷两岸大致长1.5千米、宽约300米的范围内,集中了150余口气泉和热泉,但温泉水温差异较大。绝大部分是60℃以上的高温热泉及高于当地沸点的过热水泉和蒸汽泉。下图为茶洛热坑气热泉群的位置及地质剖面示意图。

(1)与乙地相比,判断甲地温泉水温的高低,并从岩性及地形角度分析原因。
(2)指出图中花岗岩、石灰岩、卵石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判断理由。
(3)有人提出该气热泉景观不宜大规模开发。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3-01-11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二模)地理试题

4 . 雅丹地貌是指干旱地区河湖沉积物经侵蚀形成的土墩和沟槽。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有一片水上雅丹,远看像无数岛屿屹立在湖中(图左),数万年间水上雅丹时有时无。图右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不同岩石类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组成水上雅丹的岩石属于图3中(     
A.甲B.乙C.丙D.丁
2.推测水上雅丹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湖泊沉积—流水侵蚀—地壳下降—湖水蒸发B.风力沉积—地壳抬升—湖水入侵—流水侵蚀
C.湖泊沉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湖水入侵D.湖水入侵—泥沙沉积—地壳抬升—湖面下降
3.数万年间水上雅丹时有时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类活动B.气候变迁C.风力强弱D.地壳抬升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纽芬兰岛西部的莫勒国家公园由一片巨大的红色岩体组成,该岩体含有铬铁矿矿物。铬铁矿在地球表面很罕见,一般分布在大洋底部和地慢中。在不远处的加拿大帕斯博勒海滩上,也有一片红色岩体,这里埋藏着丰富的恐龙化石,它们形成于距今约2亿年前的大规模火山活动中。帕斯博勒海滩是世界上最大的化石群分布地之一。在纽芬兰岛东部的阿瓦隆半岛,发现大量形成于约5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这些生物生存于海洋底部。科学家对莫勒国家公园与帕斯博勒海滩红色岩体成因的关联性及阿瓦隆半岛古生物化石分布等进行了研究。下图示意纽芬兰岛莫勒国家公园、阿瓦隆半岛和帕斯博勒海滩的位置。


   
(1)分析帕斯博勒海滩埋藏大量恐龙化石的原因。
(2)指出科学家为了判断莫勒国家公园与帕斯博勒海滩红色岩体成因的关联性,在莫勒国家公园需要做的基本工作,试列举两项。
(3)科学家认为纽芬兰岛东西两侧形成的地理环境相同,与帕斯博勒海滩不同。请给出合理解释。

6 . 下图为九华山上天台峰西侧的“大鹏听经石”,传有大鹏听地藏菩萨诵经而感化成石。该岩石是由花岗岩经外力作用而形成,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戊是沉积物,甲乙丙丁代表三大类岩石或岩浆,①~⑤代表某种地质作用。完成下面小题。


   
1.“大鹏听经石”的岩石类型形成过程属于图中的(     
A.②B.③C.④D.⑤
2.“大鹏听经石”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①外力侵蚀       ②地壳抬升       ③风化作用       ④岩浆入侵
A.④①②③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

7 . 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图中的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的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图中的景观,是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非木之林”地貌的类型,连线正确的是(     
A.甲——风力侵蚀地貌B.乙——风沙堆积地貌
C.丙——冰川堆积地貌D.丁——流水堆积地貌
2.甲地的形成过程是(     
①沉积岩形成②岩石风化③地壳抬升④风力侵蚀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
3.与丁地貌特点形成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是(     
A.土壤与水文B.植被与岩石C.土壤与植被D.岩石与水文
2023-07-15更新 | 221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考)期中地理试题

8 . 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该地的主要地质构造是向斜B.甲处花岗岩形成年代晚于断层
C.岩层①比③的沉积更早D.图中甲岩石为喷出岩
2.图中乙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断裂作用、岩浆侵入、侵蚀作用B.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沉积作用、断裂作用、岩浆侵入

9 . 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大规模的地壳上升运动发生了(     
A.2次B.3次C.4次D.5次
2.戊形成后,地质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浆活动——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外力侵蚀
B.地壳下降——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地壳下降——沉积作用
C.水平挤压——沉积作用——地壳下降——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壳下降
D.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下降

10 . 白土溪地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南部,流域内以第四纪沉积岩为主。下图示意白土溪某断面地质状况。该河段河流侧向迁移,且河流东岸的侵蚀量大于西岸的堆积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植物和根系碎片形成后经历了(     
A.地壳下陷—流水堆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B.地壳下陷—流水侵蚀—地壳抬升—流水堆积
C.地壳抬升—流水侵蚀—地壳下陷流水堆积D.地壳抬升—流水堆积—地壳下陷—流水侵蚀
2.河流东岸的侵蚀量大于西岸的堆积量,可能会使(     
A.该河段西侧河底下切B.该河段泥沙淤积严重
C.下游河段堆积作用增强D.下游泥沙淤积减少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