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2022年1月,汤加某岛火山刷烈喷发。几天后,该岛周边几十千米海域漂浮着大量红褐色的石头。下面左图为该火山位置示意图,右图为岩石图物质循环简图,其中I、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新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火山冬天是指大规模火山喷发之后大气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汤加多火山、地震是由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运动
C.亚欧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碰撞挤压D.亚欧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张裂运动
2.红褐色石头的形成环境及形成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A.I—①B.Ⅱ—②C.Ⅱ—③D.Ⅲ—⑤
3.“火山冬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大量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会(     
A.削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B.减弱大气逆辐射
C.增强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D.减弱大气吸收地面辐射
2 . 下图某地地质剖面图(图甲)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乙),读图完成图甲中4岩层的形成过程与图乙中相对应的地质作用是(     
A.①B.②C.③D.④
2022-11-02更新 | 112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经过岁月的雕琢和风雨的洗礼,以花岗岩为主体的黄山奇石呈现出一石一姿态的奇观,被誉为黄山四绝之一。下图为“猴子观海”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塑造“猴子观海”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C.流水溶蚀D.压实、固结成岩
2.形成“猴子观海”景观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①岩浆侵入②地壳抬升③外力作用④火山喷发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④②③

4 . 三叶业、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个地质时期(     
A.古生代前期B.古生代后期一中生代前期
C.中生代后期一新生代前期D.新生代后期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岩石为变质岩B.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
C.丙处岩石由外力作用形成D.丁处油气资源丰富

5 . 岩石圈物质循环是地球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地质运动。下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序号①~④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②代表的物质中常含有化石,字母A~D代表岩石圈物质转化的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序号③代表的岩石类型中常见的有(     
A.安山岩B.页岩C.石灰岩D.大理岩
2.字母D代表的岩石圈物质转化的地质作用是(     
A.外力作用B.重熔再生C.变质作用D.岩浆上升冷却
2022-07-28更新 | 356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6 . 新西兰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其南岛西部沿海有一处著名地质景观“薄饼岩”,是由硬石灰岩和软砂岩堆积形成数以百计的多层区域,沿着悬崖沟壑垂直形成,形似层层薄饼,故而得名。下左图为“薄饼岩”景观图,下右图为新西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新西兰所处的板块边界类型及两侧板块的移动方向(     
A.生长边界   东北、西南B.生长边界   西北、东南
C.消亡边界   东北、西南D.消亡边界   西北、东南
2.“薄饼岩”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岩浆活动―地壳抬升―沉积作用
C.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外力侵蚀D.内力抬升―外力侵蚀―沉积作用
2022-05-28更新 | 637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兼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岩层及构造(     
A.①断层发生在玄武岩形成后B.②处底部的地质构造是向斜
C.③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D.形成的先后顺序④①②③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东南部的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是一个成层火山,历史上多次喷发。该火山由碎屑物质与熔岩混合组成,因剖面上成层构造明显,故称成层火山。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喷发形成了一条长达500m的裂缝,熔岩喷涌沿着火山口堆积起数座充满泡沫的火山岩小山。下图为冰岛冰原与火山分布示意图。



(1)分析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及其裂缝的成因。
(2)简述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口充满泡沫的火山岩的形成过程。
(3)分析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成层构造的形成过程。

9 . 茶洛温泉群地处横断山脉北端金沙江支流曲戈河河谷地带。这里断层发育,河谷两岸集中了150余个温泉,泉眼海拔3530~3570米。该地温泉分布有明显的规律,绝大部分高温热泉分布于岩性致密、透水性差的花岗岩区域(乙区域),而甲区域温泉水温较低。下图示意茶洛温泉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岩层形成的时间由早及晚排序正确的是(     
A.花岗岩、石灰岩、卵石层B.石灰岩、卵石层、花岗岩
C.石灰岩、花岗岩、卵石层D.变质岩、卵石层、石灰岩
2.与乙处比,甲处温泉水温较低的成因与地下冷水流密切相关。与之相关性最小的是(     
A.卵石层孔隙较大B.石灰岩透水性较强C.泉眼四周坡度较缓D.泉眼附近断裂发育
2022-03-20更新 | 651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六)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图中表述正确的是(     
A.①处岩浆活动早于⑤处岩石形成B.断层发生在岩层③形成之前
C.形成①②处岩石的地质作用相同D.④处岩石主要由大理岩组成
2.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新疆②云南③陕西④西藏⑤广西
A.①④B.②③C.②⑤D.③⑤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