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 道试题

1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岩层A、B、C、D按由老到新的关系排列应是(     
A.A、B、C、DB.A、C、B、DC.C.A、C、D、BD.A、D、C、B
2.若在A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的珊瑚化石,那么能够推测当时的沉积环境是(     
A.温暖的深海B.寒冷的深海C.温暖的浅海D.寒冷的浅海
3.若A层含有珊瑚化石,E处岩石可能是(     
A.花岗岩B.玄武岩C.大理岩D.石灰岩
2023-07-19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光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雅丹地貌是指干旱地区河湖沉积物经侵蚀形成的土墩和沟槽。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有一片水上雅丹,远看像无数岛屿屹立在湖中(图左),数万年间水上雅丹时有时无。图右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不同岩石类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组成水上雅丹的岩石属于图3中(     
A.甲B.乙C.丙D.丁
2.推测水上雅丹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湖泊沉积—流水侵蚀—地壳下降—湖水蒸发B.风力沉积—地壳抬升—湖水入侵—流水侵蚀
C.湖泊沉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湖水入侵D.湖水入侵—泥沙沉积—地壳抬升—湖面下降
3.数万年间水上雅丹时有时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类活动B.气候变迁C.风力强弱D.地壳抬升

3 .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①—⑦表示地质作用,其中⑦表示地壳上升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A.①—外力作用B.⑥—固结成岩C.④—变质作用D.②—冷却凝固
2.下列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结构B.甲类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是玄武岩
C.丙类岩石中可能会有化石D.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

4 . 位于山东临沂市蒙阴县境内的岱地貌分布普遍,其分布上百座有名有号的崮。崮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又称“方山”或“桌状山”,具有山顶平坦开阔,四周峭壁陡立、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形态特点。顶之下梯田层层,沟壑舒展。左图为岱地貌景观图,右图为三大类岩石转化示意图(图中甲~己表示三大类岩石以及岩浆、沉积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临沂市蒙阴县境内的岩石类型属于右图中的(     
A.甲B.丙C.丁D.戊
2.岱地貌顶平身陡,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形态特点,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右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3-01-1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左下图)和某地剖面图(右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上图中方框内的地理事物:甲是____;乙是____;丙是____
(2)写出左上图中数码所表示的地质作用名称:①____作用,③____作用。
(3)右上图中A地貌的名称是____,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地区(填方位)。F是流动沙丘,其成因主要是____
(4)图乙中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____
(5)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地区。
(6)乙图的地貌类型是____,通常形成于____地区。由M到N颗粒物的大小排列是____(砂石砾石黏土)。

6 . 下图为某地区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上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地层②B.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相同
C.⑤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D.⑥岩层断裂之后相对下降
2.关于图中a、b、c、d四处说法正确的是(     
A.a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油气条件B.b处的岩石致密坚硬
C.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D.d处地貌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2023-10-14更新 | 838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下面左图为我国三清山花岗岩地貌“巨蟒出山”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字母表示各类岩石或中间物质,数字序号表示各种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左图景观所属岩石类型相同的是(     
A.AB.BC.CD.D
2.右图中(     
A.A岩石可能存在化石B.②作用属于内力作用
C.B岩石具有层理结构D.④作用是冷却凝固

8 .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地理事物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
2.甲乙两处地下水不能相互共通的影响因素是(     
A.岩性差异B.地势差异C.岩浆侵入D.断层发育

9 . 烃源岩包括油源岩、气源岩和油气源岩,习惯上统称为生油岩。下部烃源岩的油气通过断层裂缝和花岗岩岩壁向上运移直至盖层或圈闭(岩性在横向变化或受断层遮挡,被非渗透性岩层所封闭而形成的闭合油气低势区),在储集层中聚集形成油气藏。下图示意某地油气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最有可能发生油气聚集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     
A.油气聚集晚于岩浆侵入B.④处可发掘到完整的化石
C.油气聚集于背斜构造D.盖层断裂发育、孔隙较大
2022-12-15更新 | 389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d代表变质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a、b、c、d中,可能有生物遗体存在的是(     
A.aB.bC.cD.d
2.分别代表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是(     
A.7,aB.3,bC.2,cD.l,d
2022-11-2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第十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