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7 道试题
1 . 下图A为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典型的花岗岩)风化景观,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

1.形成“日光岩”风景的岩石属于图B中的
A.甲B.丙C.乙D.丁
2.图A中“巨石”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上升—岩浆侵入—风化堆积B.地壳下降—岩浆喷发—风化侵蚀
C.岩浆喷发—地壳下降—风化堆积D.岩浆侵入—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2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完成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A.甲处气温比乙处低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C.丙处气压比甲处高D.丙处气压比丁处高
2.若图示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A.丙代表沉积岩B.丁代表岩浆岩
C.③代表变质作用D.②代表重熔再生
3.若图示为大洋环流示意图,且甲、乙两地全年昼夜基本平分,则②处可能为
A.加利福尼亚寒流B.日本暖流
C.西澳大利亚寒流D.巴西暖流
4.若图示为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则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
2016-11-26更新 | 8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楚州范集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3 .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嶂石岩,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约110千米,是太行山森林公园精华所在。该旅游区的地貌经国家旅游、地质部门鉴定为嶂石岩地貌(主要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的页岩形成,多形成绵延数公里的岩墙峭壁),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并称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下图为嶂石岩景区旅游资源分布图。



说明嶂石岩地貌的形成过程,并分析该景区开发的有利条件。
2016-11-2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中高三高考冲刺押题卷12文综地理卷
4 . 腾冲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境内有97座火山群、62处地热泉,盛产翡翠玉石。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数字序号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物、沉积物,字母表示各种地质作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腾冲多火山、地热泉的主要原因是位于(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地带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地带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地带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地带
2.腾冲的翡翠玉石是在变质环境中形成的。图中表示翡翠玉石及其形成过程的是(     
A.②、IB.④、NC.③、MD.⑤、H
5 . 下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
2.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6 . 岫岩玉因产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足自治县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四大名玉之一,地质史上由于地壳运动,岩层产生褶皱隆起,同时伴有岩浆侵入,故岫岩玉的主要成矿带赋存于白云质大理石岩中,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成因上看,岫岩玉属于(     
A.岩浆岩B.玄武岩C.沉积岩D.变质岩
2.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图,图中岫岩玉形成过程吻合的是(       
A.B.C.D.
2017-06-08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7 .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10完成下列各题。

1.若此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且④为变质作用,则()
A.B为沉积岩
B.②为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C.③为重熔再生作用
D.c为沉积岩
2.若此图表示的是太平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近于等长,则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或大型渔场分布
C.④洋流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面积广大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
2017-02-23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期末)地理试卷
8 . 下图表示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判断图中甲、乙两处分属(  )
A.岩浆岩和变质岩B.变质岩和岩浆岩
C.沉积岩和岩浆岩D.变质岩和沉积岩

9 . 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横断山东侧,海拔3222米,为世界第二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


完成下列各题。

1.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大致形成过程是
A.沉积作用一板块挤压一褶皱断层一岩浆喷出活动一断块抬升
B.板块挤压一岩浆侵入活动一地壳抬升一周边岩层被侵蚀、搬运
C.板块挤压一褶皱断层一地壳下陷一沉积作用一地壳抬升
D.褶皱断层一岩浆喷出活动一断块下沉一外力沉积形成石灰岩
2.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
A.依然是桌状山B.起伏和缓的丘陵
C.沉积层深厚的盆地D.峰林、峰丛广布
3.大瓦山山顶覆盖的自然带是
A.常绿阔叶林带B.硬叶林带C.针叶林带D.冰川带
10 .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代表地质环境,箭头线代表地质过程。有关地质环境和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I——变质环境①——沉积作用
B.Ⅱ——熔融环境③——重熔再生作用
C.Ⅲ——变质环境⑤——变质作用
D.Ⅱ——沉积环境②——重熔再生作用
2016-12-12更新 | 6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