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读地壳物质循环和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中表示沉积岩的是________,这类岩石的两个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数码①表示的________作用。
(3)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图中丙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
(4)图中乙处在地貌上成谷的原因是________
(5)甲、乙、丙三处中最有可能储存丰富的油气资源的是________处。最适宜建设地下隧道的是________,适合建隧道的原因是________
2023-02-0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七次考试题(合格考试)地理试题

2 . 某科考小组在喜马拉雅山区考察过程中,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数码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种类岩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B.板块碰撞挤压,岩浆喷发
C.板块张裂,地壳抬升D.板块张裂,岩浆喷发
2.科考队员发现含有海洋生物化石的岩石,应是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1-11-02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2019级)四川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

3 . 2020年8月8日以来,印度尼西亚锡纳朋火山多次喷发,喷出大量火山灰,产生的火山灰柱高达5000米。图甲为锡纳朋火山喷发景观,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锡纳朋火山喷发出的岩浆,主要来源于(     
A.地壳B.地幔C.外核D.内核
2.锡纳朋火山大部分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①B.②C.③D.④

4 . 红宝石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中,岩装侵入大理石(由石灰岩变质形成)内部,经过长时间复杂置换作用而成的。下图是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图示火山灰状态为常年扩散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最可能位于(     
A.亚洲东部B.北美洲西部C.欧洲西部D.大洋洲东部
2.红宝石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A.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置换作用B.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沉积作用—置换作用
C.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侵入—置换作用D.置换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侵入—沉积作用
3.下列地点中较易找到红宝石和大理石的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2021-03-10更新 | 554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橘子洲为湘江中游的沉积沙洲,在其洲头矗立着青年毛泽东的雕像(图1),该雕像全部由花岗岩组成。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橘子洲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冷却凝固作用B.流水沉积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变质作用
2.按岩石成因分类,花岗岩属于图2中的(     
A.I类岩石B.II类岩石C.III类岩石D.IV类岩石

6 .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变质作用B.②——冷却凝固C.③——外力作用D.④——重熔再生
2.下列地表形态主要由①作用形成的是(     
A.沙丘B.冲积扇C.火山D.褶皱山

7 . 读某地貌景观示意图(左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A.风力作用B.冰川作用C.流水作用D.风化作用
2.与该地貌的岩石类型相符的是(     
A.甲B.乙C.丙D.丁

8 . 北京市某校学生到广西桂林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读“某同学拍摄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塑造图中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B.风化作用C.海浪侵蚀D.风力沉积
2.图中山体的岩石转化为岩浆,最终经过的地质作用是(     
A.外力作用B.冷却凝固C.地壳运动D.重熔再生
2020-12-19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18年普通高中夏季会考地理试题

9 . 下左图为某校学生游学途中在甘肃省敦煌市附近拍摄的地貌景观。读左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塑造图左所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B.流水搬运C.风力侵蚀D.风力沉积
2.左图中的岩石类型应为右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3.右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一变质作用B.②一重熔再生C.③一沉积作用D.④一固结成岩

10 .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D.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剥蚀
2022-01-17更新 | 343次组卷 | 68卷引用:2023年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三年分类汇编(知识清单)——专题四地貌01常见地貌类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