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3 道试题

1 . 图1为某位地理爱好者在云南拍摄的“孤峰残丘油菜花”。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丁为各类岩石和岩浆,I~Ⅵ为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1中“孤峰残丘”形成有关的地质作用是(     
①岩浆喷出 ②外力沉积 ③地壳抬升 ④流水侵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读图1和图2,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甲IB.乙ⅡC.丙ⅢD.丁V

2 .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为变质岩B.E为岩浆C.如果C为石灰岩则E应为大理岩D.页岩属D类
2.图中各个数码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②为地壳隆起B.③为重熔再生作用C.⑤为外力作用D.⑥为变质作用
3.对化石及其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各种岩石都含有化石B.化石不会出露地表
C.化石可确定地层的相对时代D.含珊瑚化石指示沉积时气候寒冷
3 . 下列左图为某地地层结构分布图(图中A为石灰岩),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问题。

(1)左图地层A~D中,形成时间最晚的是____,最早的是____
(2)右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右图序号表示的地质作用:②为____,⑤为____,⑦为____
(4)图中E处最可能形成的岩石是____

4 .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内的龟背石图。龟背石因表面存在多边形龟裂状网纹、酷似龟背而得名。地质学界认为该龟背石形成于5.4亿年前,由粉砂岩在干燥、炎热气候条件下暴露干裂,其裂缝又被绿色沉积物充填,形成龟裂状网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龟背石(     
A.层理结构显著B.透水通气性能好
C.结构致密坚硬D.含哺乳动物化石
2.该龟背石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可能为(     
A.地壳抬升—海浪侵蚀—风化作用—流水堆积B.风力堆积—地壳抬升—海浪侵蚀—流水堆积
C.流水堆积—地壳抬升—风化作用—海浪堆积D.地壳抬升—风化作用—固结成岩—海浪堆积
5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哪类岩石?请简述判断理由。
(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的适当位置。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
(3)岩石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哪种岩石?

6 . 雨花石、民石和太湖石并称为“江苏三大名石”。雨花石,出自江苏南京其周边地区的雨花台砾石层;昆石,产于江苏昆山而闻名,由地下深处的二氧化硅热溶液侵入到断层破碎带内,冷却后形成网络状白色石英;太湖石,主要是石灰岩,因盛严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昆石和太湖石分别属于上图中的哪一类岩石(     
A.①和③B.①和②C.③和①D.②和④
2.根据江苏三大名石的资料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从岩石分类看,雨花石属于变质岩类
B.三大名石都是岩浆活动的直接产物
C.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看,太湖石可以直接转化为昆石
D.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看,昆石可以直接转化成雨花石

7 . 西岳华山由花岗岩构成,某侧山体如刀削斧劈般陡立,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下左图为华山和渭河平原地质构造示意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构成华山主体的岩石(     
A.属于岩石cB.可以变质成大理岩
C.经过地质作用①形成D.经过地质作用②形成
2.下列地貌的形成原因与渭河平原最相近的是(     
A.峡湾地貌B.雅鲁藏布江大峡谷C.丹霞地貌D.钙华

8 . a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b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图示山体主要是红色砂砾岩,古人取其“色如涯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a图所示的岩石类型的地质作用对应于b图中的(     
A.③B.④C.⑥D.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理岩属于乙类岩石B.⑦属于内力作用
C.甲类岩石含有生物化石D.丙类岩石能直接形成岩浆岩

9 . 岩石圈物质循环是自然地理环境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联系着地球内部和地球外部环境。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为(     
A.变质作用B.外力作用C.重熔再生D.岩浆活动
2.图中和花岗岩形成有关的地质作用是(     
A.⑦B.⑧C.⑨D.⑩
3.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侵入岩不可能被外力作用塑造B.沉积岩能直接转化成侵入岩
C.一般认为岩浆的发源地是上地幔D.变质岩能直接转化为玄武岩

10 . 冰岛南部沿海有一座多棱柱状岩石峭壁(下图),由深色柱状玄武岩构成,边缘笔直、粗细相近、整齐规则,形似风琴管,故称风琴岩。峭壁底部的棱柱较短,中上部较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风琴岩粗细相近、整齐规则多棱柱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岩浆的均匀冷凝B.岩体的均匀挤压
C.岩浆的均匀侵入D.岩体的均匀抬升
2.峭壁底部的“风琴管”比其他部位短,原因是峭壁底部易遭受(     
A.流水侵蚀B.海浪侵蚀C.冰川侵蚀D.风力侵蚀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