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7 道试题

1 . 地层产状是指地层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一般由倾角、走向和倾向构成。图为某地水平方向地质构造图,图中字母代表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地层产状中长线表示地层走向,短线表示地层倾斜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内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岩浆入侵—挤压褶皱—变质作用—岩层断裂B.变质作用—岩层断裂—岩浆入侵—挤压褶皱
C.挤压褶皱—岩浆入侵—变质作用—岩层断裂D.挤压褶皱—岩层断裂—岩浆入侵—变质作用
2.该区域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O、C、P、KB.P、C、O、KC.K、O、C、PD.O、C、K、P
3.推断图中断层西南、东北两侧地层的位移方向和该水平构造面上、下花岗岩体的宽窄变化(     
A.断层东北侧地层相对抬升,水平构造面上部花岗岩体窄
B.断层东北侧地层相对下降,水平构造面下部花岗岩体宽
C.断层西南侧地层相对抬升,水平构造面上部花岗岩体宽
D.断层西南侧地层相对下降,水平构造面下部花岗岩体窄

2 .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平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岩层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石英岩、白云岩、片岩、千枚岩B.千枚岩、片岩、白云岩、石英岩
C.片岩、千枚岩、石英岩、白云岩D.白云岩、石英岩、千枚岩、片岩
2.该地铜矿脉(     
A.形成时间早于千枚岩B.由沉积作用形成C.形成时间晚于大理岩D.主要呈东西走向
2024-04-13更新 | 26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实验中学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岱崮地貌是山东省临沂市境内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形态具有方山特征,顶平、身陡、麓缓,崮体主要由两部分构成,顶部为寒武纪(距今约5.41亿~4.85亿年)厚层石灰岩,下部以泥岩、粉砂岩夹薄层泥灰岩为主,厚度远大于崮顶。下图示意沂蒙山地质公园岱崮园区30座崮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岱崮园区崮分布较为集中,说明寒武纪时期这里(     
A.变质作用异常活跃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C.可能为温暖的浅海D.蒸发旺盛,气候干旱
2.在地壳稳定的情况下,岱崮园区30座崮的演化趋势最可能是(     
A.连成一片B.整体消失
C.整体扩张D.基本稳定
2024-04-08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平原第一中学2023-2024高三下学期3月阶段性地理试题

4 . “红”和“陡”是定义丹霞地貌的两把“尺子”。“红”指构成丹霞地貌的陆相红层,“陡”指丹霞地貌广泛发育的陡崖、陡坡、石柱等地貌景观。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属于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2.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①流水堆积②流水侵蚀③地壳抬升④冰川侵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4-04-05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

5 . 石板房(图左)是布依族的传统民居,是当地人将传统生态观融入地方民居的杰作,多见于布依族聚居的黔中西部。当地盛产的某种石材层理分明,易剥离成片状,用作房屋的墙面和瓦片。图右示意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石板房建筑石材对应图右中的(     
A.甲B.乙C.丙D.丁
2.石板房是布依族人将传统生态观融入建筑的杰作,体现了当地(     
A.地形崎岖,石板房分布在山谷南侧,避风向阳
B.土层浅薄,岩石裸露,便于随意获取建筑材料
C.石材易被风化,多年后需要更换,更美观舒适
D.气候湿热,石板房能抵抗外界高温且防水性好
2024-03-27更新 | 27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图中地层B为花岗岩A以上、砂岩层以下部分;地层C为砂岩层至地表的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岩层甲的岩石类型为(     
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
2.下列符合图中岩层和地质构造形成过程先后顺序的是(     
A.地层B地层C断层D花岗岩AB.花岗岩A地层B地层C断层D
C.地层B花岗岩A地层C断层DD.断层D花岗岩A地层C断层D
3.地层B形成时期的古地理环境最可能是(     
A.湖泊沉积环境B.风力沉积环境C.火山喷发环境D.冰川沉积环境
2024-03-21更新 | 298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

7 . 偏酸性的岩浆,当表层凝成一层厚壳,而下方的岩浆依然在流动,使得上层厚壳分裂成大大小小的岩块,从而冷凝形成块状熔岩(如左图)。较基性岩浆,在表层形成塑性薄壳,其下部岩浆尚在流动,使其表皮形成波浪起伏,冷却后形成波状熔岩(如右图)。波状熔岩的波纹沿流动方向呈弧形弯曲或呈链形排列而成。结合图片及材料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块状熔岩与波状熔岩的岩石(     
A.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B.形成于高温高压环境
C.矿物结晶颗粒较明显D.洋壳的主要组成物质
2.推断岩浆形成块状熔岩还是波状熔岩主要取决于(     
A.岩浆喷发厚度的差异B.岩浆酸碱度值的差异
C.岩浆冷凝速度的差异D.岩浆流动流速的差异
3.波状熔岩的波纹延伸方向(     
A.指向地势低洼的方向B.垂直于岩浆流动方向
C.垂直于等高线的方向D.较陡的地带向上弯曲
2024-03-16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

8 . 地质构造线是指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该地质区域形成初期以沉积作用为主,图中辉绿岩为岩浆岩体。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地质构造和断层的主要延伸方向为(     
A.背斜;东—西B.向斜;南—北C.背斜;西南—东北D.向斜;东南—西北
2.下列关于该区域地质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质构造可以打井找水B.花岗岩体侵入早于辉绿岩
C.辉绿岩体侵入受断层限制D.S地层可寻哺乳动物化石
3.下列选项能表示甲处地质构造形成顺序的是(     
A.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岩浆侵入—构造运动—外力侵蚀
B.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外力侵蚀—岩浆侵入—变质作用
C.固结成岩—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外力侵蚀
D.构造运动—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固结成岩—外力侵蚀
2024-03-02更新 | 924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某中学学生在太行山一景区研学活动中发现,这里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两岸陡崖发育,坚硬的石英砂岩层和较软的泥岩或泥质砂岩层交互,陡崖壁下有崩塌物堆积。下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数字代表岩浆、三大类岩石和沉积物)及该景区陡崖发育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该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属于(     
A.①B.②C.③D.④
2.景区内陡崖发育形成的过程是(     
A.沉积作用一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一重力崩塌B.沉积作用一地壳下陷一风力侵蚀一重力崩塌
C.岩浆活动一地壳抬升一风力侵蚀一流水堆积D.岩浆活动一流水侵蚀一地壳抬升一风力堆积
3.推测崩塌物主要来自的岩层及原因是(     
A.硬岩层,硬岩的重力作用更大B.硬岩层,软岩受风化剥蚀更快
C.软岩层,软岩抗侵蚀能力更弱D.软岩层,硬岩水土流失更严重
2024-02-28更新 | 34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海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地理试题
10 . 鄱阳湖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围绕其形成、特点、作用等问题,地理小组的同学们展开了深入地探究。一亿多年以来的地质作用,让我国东部大地地层错动,地形起伏,最终形成了11000平方千米的鄱阳湖盆地。图为鄱阳湖及周边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结合资料及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图示区域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判断依据。
(2)说明图中甲处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
(3)庐山北枕滔滔长江,东望浩浩鄱阳,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请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视角,推测庐山的组成物质在未来漫长的时期内将走过的“生命历程”。
2024-02-07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六年一贯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