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0 道试题

1 . 下图中字母、数字代表地质作用。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上图中图例甲、乙的岩石类型分别是(  )
A.变质岩、沉积岩B.侵入岩、沉积岩
C.沉积岩、变质岩D.沉积岩、喷出岩
2.上图中字母与地质作用匹配正确的是(  )
A.E——变质作用B.F——岩浆活动
C.G——地壳运动D.H——固结成岩
3.上图中数字与以下景观图有对应关系的是(  )

A.①——丙B.②——丁
C.③——戊D.④——己
2 . 下图为某地岩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岩石最新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对当地地质作用及构造形成过程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侵入→沉积→断裂→侵蚀→沉积→褶皱
B.沉积→断裂→侵蚀→沉积→褶皱→侵入
C.沉积→褶皱→侵入→侵蚀→断裂→沉积
D.沉积→侵蚀→断裂→侵入→褶皱→沉积
3 . 根据宋朝哲学家朱熹《朱子语类》中的“常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乃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变而为刚”。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可演变为岩石B.泥土不可能演变为岩石
C.螺蚌适宜于高山生长D.不存在地壳升降运动
2018-08-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浙江省萧山中学地理选考复习资料13地表形态
4 . 花岗岩的风化过程因气候而异,在高温多降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由于风化作用比较完全而深入,常会形成地表有红土层发育的风化壳,并在接近基岩的部分形成石蛋层。读热带——亚热带地区“花岗岩风化强度分布带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石蛋较小石蛋更容易露出地表B.从下到上风化作用越来越弱
C.红土层有机质含量低D.在中等风化层形成大石蛋
2.推测石蛋形成可能经历地质过程排列正确的是(     
①剥蚀作用   ②风化作用   ③岩浆侵入 ④地壳抬升
A.③①②④B.③④①②C.③②④①D.④①②③
2018-08-1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浙江省萧山中学地理选考复习资料13地表形态
5 . 内蒙古某山北坡植被以森林为主,南坡以草原为主,其中有一处花岗岩(侵入岩)石林景观(如下图所示)。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  )

A.地壳下降—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B.地壳上升—岩浆活动—风化、堆积
C.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D.岩浆活动—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2018-08-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一轮复习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专题训练题
6 . 阅读下面小岩浆旅行记的童话故事,使用地理术语来回答其中的相关问题。
晶晶和亮亮是两滴岩浆,它们生活在地球内部的岩浆之家。一天,它们得到批准,一起到地面旅行,它们飞快地奔向地表,半路上晶晶觉得累了,于是就与亮亮约好在地表会合。亮亮没有停步,与其他的伙伴一起跳出地表,并沿着山坡向低处流,忽然发现自己不能再动了,不禁问旁边的同伴:“这是怎么回事?”同伴笑着说:“别担心,只不过你已经不再是岩浆了。”
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亮亮发现自己的个头变小了,并随着风儿和流水向前奔走。亮亮边走边欣赏着地表美丽的风光,忽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仔细一看,原来是晶晶。亮亮惊讶地问:“你是怎么来到地表的?”
亮亮和晶晶又一起踏上旅程。不知过了多久,它们觉得累了,便在一处低地停下来休息。不久它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伙伴也停了下来,并且开始压在自己的身上,慢慢地它们的身体变得坚硬起来。又过了一些日子,它们商量着回家去,但怎样才能回到岩浆之家呢?这时,身边的一位老者笑着说:“要回家,你们还可能要经历更大的变化,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可以。”依照老者的指引,亮亮和晶晶终于回到可爱的岩浆之家,并向没有到过地表的伙伴讲述了它们的地表之旅。
(1)为什么同伴说亮亮已经不再是岩浆了?
(2)你认为亮亮个头变小的原因是什么?
(3)请你简要推测晶晶来到地表的过程。
(4)亮亮和晶晶在低地变成了哪类岩石?
(5)亮亮和晶晶要回到可爱的岩浆之家至少要经历哪几次大的变化?
(6)下图是亮亮和晶晶地表之旅的路线图,“可爱的岩浆之家”是____________;“随着风儿和流水向前奔走”的阶段是________。(均填写数字或字母)
2018-08-0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一轮复习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专题训练题
7 .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8 . 下面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下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右图中砂砾岩属于左图中的
A.B.C.D.
2.由右图可知
A.地质事件发生过程是: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发生断裂—岩浆入侵—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B.①②两处岩石可能变质为板岩和大理岩
C.当地发生过明显的岩浆活动,因此不可能寻找到化石
D.当地地表形态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2018-07-23更新 | 309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05 地壳的物质循环和地球表面形态——备战2019年浙江新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
9 . 读图,回答问题。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与变位,下面“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

(1)图中石灰岩岩层的年龄比含煤地层的年龄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A处岩层向上拱起,但地形为向下凹陷的山谷,其成因是________     
(3)图例所示的四种岩层中,不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4)图示地区计划建造一个大型工程,该工程在选址时,必须避开A,B,C三地中的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
2018-07-16更新 | 130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9年1月7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1-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10 . 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是黄山自然景观的四绝。黄山上部和下部的松树外形差异很大(如下图),山下的黄山松每年新发的枝条较长,外形像马尾;山上的黄山松每年新发的枝条较短,松针呈扇形放射。黄山怪石林立,形态万千,岩石主要是由长石、石英、云母构成的基岩,岩性坚硬。

材料二:下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1)造成黄山上、下部松树形态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黄山怪石形成所受的内力作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黄山怪石形成所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由黄山多温泉可以推测,黄山地区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山怪石属于岩石_______________ (填数字),长白山天池是著名的火山口湖,附近最常见的岩石_______________ (填数字),①②④三类岩石转化为③类岩石,发生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018-07-05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热点333 25个必考的高考地理过程--21.黄山的形成过程-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