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0 道试题

1 . 奇峰怪石的黄山主要由花岗岩构成,群峰林立的张家界主要由石英砂岩构成,雄伟险峻的泰山则由片麻岩构成。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按岩石成因分类,以上三种岩石分别属于(     
A.甲乙丙B.丁丙甲C.乙丁丙D.乙丙丁
2.三山五岳风景极美,高山之上很多奇石可能未来因为坍塌而消失。造成坍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①地壳抬升②风化③侵蚀④沉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 . “棋盘滩”分布在广西田东县东田山村的河道中,长约210米,宽150米,由一块块整齐的浮出水面的方块石英砂岩组成,流水侵蚀岩石,形成了界线分明的天然“大棋盘”。左图为“棋盘滩”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右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①—外力作用B.②—重熔再生C.③—变质作用D.④—冷却凝固
2.塑造“棋盘滩”景观的岩石类型为(     
A.沉积岩B.变质岩C.侵入岩D.喷出岩
3.推断石英砂岩逐渐演化成“棋盘滩”的地理过程是(     
A.流水侵蚀-地壳抬升-沉积作用-水平挤压
B.水平挤压-地壳抬升-沉积作用-流水侵蚀
C.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水平挤压-流水侵蚀
D.地壳抬升-水平挤压-流水侵蚀-沉积作用

3 . 亿万年前巴音布鲁克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后来大洋消失,山脉隆起,又因局部拉张作用出现了山间盆地,并逐渐形成了厚达50m~300m,以沙砾岩为主的岩层。随着时间的推移,岩层产生了褶皱及节理,并逐渐形成山地,最终在各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石林。图左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图右为“云雾环绕的天山石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山石林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依次是(     
A.地壳运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物理风化——流水侵蚀
B.沉积作用——地壳运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冰川侵蚀
C.沉积作用——地壳运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风力侵蚀
D.地壳运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物理风化——溶解侵蚀
2.图中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对应河流特征正确的是(     
A.冰川融水补给——水系呈向心状B.雨水补给——未参与海陆间循环
C.积雪融水补给——河水含沙量大D.湖泊水补给——流量季节变化小

4 . 位于福建沿海东山岛上的风动石状似仙桃,屹立于磐石上,狂风吹来时轻轻摇晃不定,但又不会倒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该巨石是花岗岩,岩石坚硬致密,晶体颗粒较粗,主要由石英、长石、黑云母组成。下图为“岩浆、沉积物及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山风动石最可能属于图中的(     
A.甲类B.乙类C.丁类D.戊类
2.该景观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①岩浆活动②风化作用③风力沉积④海浪侵蚀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3-10-25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14-15题原题及变式题

5 . 我国西北干旱区有一种特殊砂岩地貌,这种绚丽的红层地貌遍布在天山山麓、西部山岭、盆地边缘甚至沙漠腹地。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①—⑦表示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构成这种红层地貌的主要岩石类型及其成因与上图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⑥B.乙—⑤C.丁—①D.丙—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岩石主要经熔融作用形成B.因温压条件变化使丁变成乙
C.火山熔岩主要源自下地幔D.乙岩石可能是由花岗岩组成

6 . 下图为某区域岩石分布示意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岩石最新的是(     
A.砾岩B.花岗岩C.石灰岩D.砂砾岩
2.与周围岩石相比,乙岩石成分发生较大变化,其所受的主要作用是(     
A.①B.②C.③D.④
2024-03-12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二地理试题-中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7 . 布罗莫火山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部,海拔高度2329米,火山口的南北向直径为800米、东西向直径为600米。最近一次喷发在2011年,该次喷发导致了高达600到800米的火山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火山表面流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B.海浪冲刷C.高温变质D.流水侵蚀
2.布罗莫火山喷发的岩浆地貌的物质迁移过程是(     
A.地核→地慢→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地幔→地核→地壳
C.软流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D.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
3.有关布罗莫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休眠火山②岩浆来源于地壳③火山口以玄武岩为主④火山喷发物可能会损坏当地建筑物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3-11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问题3 岩石圈物质循环(热点题型狂练)-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直击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温泉是地表水向下渗透至含水层形成地下水,再受地下热源加热成为热水和蒸汽,一旦岩层出现裂隙,处于地下高压状态的热水和蒸汽窜涌而出,最终形成温泉。西藏因其特殊的地质地貌,温泉数量居全国第一。当富含矿物质的温泉流出地表时,温度和压力变化,矿物质重新沉积,形成层层叠叠、精妙绝伦的泉华。下图为典型的西藏温泉示意图。

   

(1)分析西藏温泉众多的自然条件。
(2)说明层层叠叠的泉华形成过程。
2023-10-14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卷、滚动卷 滚动检测卷一(第一、二章)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9 . 下图示意世界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     
A.共由三个板块组成B.丙岛因火山喷发而成C.乙处的生物资源丰富D.丁为海岭
2.下列关于甲—丁之间的地质作用和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断层在丁形成之前形成B.砂岩形成时深度比石灰岩大
C.变质岩①和②成分相同D.丙处沉积岩形成后岩浆侵入
2023-10-1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单元卷、滚动卷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B卷 提优检测卷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10 . 板块运动形成的地貌
(1)板块相向运动:形成巨大的山系、________等。
(2)板块相离运动:形成____、海洋。
2023-10-1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综合复习卷 教材归纳梳理 过教材二 地表形态的塑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