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2 道试题

1 . 地层产状是指地层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一般由倾角、走向和倾向构成。图为某地水平方向地质构造图,图中字母代表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地层产状中长线表示地层走向,短线表示地层倾斜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内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岩浆入侵—挤压褶皱—变质作用—岩层断裂B.变质作用—岩层断裂—岩浆入侵—挤压褶皱
C.挤压褶皱—岩浆入侵—变质作用—岩层断裂D.挤压褶皱—岩层断裂—岩浆入侵—变质作用
2.该区域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O、C、P、KB.P、C、O、KC.K、O、C、PD.O、C、K、P
3.推断图中断层西南、东北两侧地层的位移方向和该水平构造面上、下花岗岩体的宽窄变化(     
A.断层东北侧地层相对抬升,水平构造面上部花岗岩体窄
B.断层东北侧地层相对下降,水平构造面下部花岗岩体宽
C.断层西南侧地层相对抬升,水平构造面上部花岗岩体宽
D.断层西南侧地层相对下降,水平构造面下部花岗岩体窄
2 .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景观图。图中岩层甲乙、断层丙和沉积物丁形成的先后次序为(     

A.甲、乙、丙、丁B.乙、甲、丁、丙
C.甲、乙、丁、丙D.丙、甲、丁、乙
2024-04-19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湖州市等3地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3 . 香港某滨海火山世界地质公园中有一种形似菠萝包的岩石,其成分主要是石英二长岩(花岗岩类岩石),岩石长期显露于地表,岩石内部产生分层,从外向里逐层剥落,表面则在外力作用下形成不规则的网格状裂缝,形成菠萝包。下图左为菠萝包岩石景观图,图右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岩浆、沉积物和三大类岩石。完成下面小题。

1.组成“菠萝包”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A.aB.bC.dD.e
2.形成“菠萝包”表面网格状裂缝的外力作用可能是(     
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
2024-04-16更新 | 3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2月浙江名校联盟新高考研究卷地理试题(二)

4 .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平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岩层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石英岩、白云岩、片岩、千枚岩B.千枚岩、片岩、白云岩、石英岩
C.片岩、千枚岩、石英岩、白云岩D.白云岩、石英岩、千枚岩、片岩
2.该地铜矿脉(     
A.形成时间早于千枚岩B.由沉积作用形成C.形成时间晚于大理岩D.主要呈东西走向

5 . 图示意非洲某地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虚线框所示地质构造是(     
A.背斜B.向斜C.地堑D.地垒
2.图中岩层或断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
2024-04-11更新 | 2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6 . 岱崮地貌是山东省临沂市境内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形态具有方山特征,顶平、身陡、麓缓,崮体主要由两部分构成,顶部为寒武纪(距今约5.41亿~4.85亿年)厚层石灰岩,下部以泥岩、粉砂岩夹薄层泥灰岩为主,厚度远大于崮顶。下图示意沂蒙山地质公园岱崮园区30座崮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岱崮园区崮分布较为集中,说明寒武纪时期这里(     
A.变质作用异常活跃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C.可能为温暖的浅海D.蒸发旺盛,气候干旱
2.在地壳稳定的情况下,岱崮园区30座崮的演化趋势最可能是(     
A.连成一片B.整体消失
C.整体扩张D.基本稳定
2024-04-08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平原第一中学2023-2024高三下学期3月阶段性地理试题

7 . 图为某地地质图,图中褶曲为向斜构造。断层导致岩体发生相对运动,相对上升的岩层易被侵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岩层及断层形成按新到老排序正确的是(     
A.⑥④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④⑥D.⑥①②③④⑤
2.图中(     
A.D岩体有明显气孔构造B.Z岩体有层理结构
C.断层东侧相对上升D.断层以水平运动为主
2024-04-07更新 | 503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广西贵州省高三“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二模地理试题

8 . “红”和“陡”是定义丹霞地貌的两把“尺子”。“红”指构成丹霞地貌的陆相红层,“陡”指丹霞地貌广泛发育的陡崖、陡坡、石柱等地貌景观。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属于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2.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①流水堆积②流水侵蚀③地壳抬升④冰川侵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4-04-05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

9 . 白垩岩是一种柔软、白色、多孔的碳酸盐岩,最初是由海洋生物遗体堆积压缩而成。白垩岩在整个西欧都很常见,与大海的交汇处经常看到陡峭的深厚白色崖壁。下图为多佛白崖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材料分析白垩岩形成于(     
A.陆相沉积环境B.冷凝与变质环境C.浅海相沉积环境D.深海相沉积环境
2.“深厚白色崖壁”反映岩层形成时期其海洋环境与所临陆地环境的特点分别为(     
A.稳定的海洋环境、干旱的陆地环境
B.海平面抬升海岸内侵、陆地河湖发育
C.陆地阶段性抬升、海岸线迅速外移
D.海洋生态环境演变、陆地生物大发展
3.白垩岩山崖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雨水冲刷一岩层断裂
B.海底沉积——地壳抬升——海浪侵蚀——垂直崩塌
C.海底沉积——地壳抬升——雨水冲刷——垂直崩塌
D.岩浆喷发—地壳抬升—海浪侵蚀—岩层断裂
2024-04-05更新 | 29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部分示范性高中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拉萨附近的山南宽谷中存在着风成沙丘等沉积地貌,采样点甲地为风成沙丘,乙地为坡积物,两地沉积物分选性总体较差。研究小组认为河床堆积物是风成沙丘的主要物质来源,该地河沙、风成沙丘及坡积物沉积物质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附近冈底斯山脉的岩浆岩,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该地河谷风沙化的速度。据统计,该地河谷区年最多大风日数达172天,极大风速可达325ms,风沙活动频繁,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危害,沙漠化的扩展与逆转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中,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下面为该地枯水期河流沉积及风沙地貌示意图。

(1)分别说明甲地和乙地沉积物分选性较差的原因。
(2)简述河床堆积物为风成沙丘提供物质来源的主要过程。
(3)研究小组认为该地河沙、风成沙丘及坡积物沉积物质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附近冈底斯山脉的岩浆岩,推测其判断的主要依据。
(4)分析全球气候变暖与该地河谷枯水期风沙化速度之间的关系。
(5)针对当地地理环境提出防风治沙的措施。
2024-04-05更新 | 3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