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0 道试题
1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3.如果该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则
A.当①②表示内力作用时,G为岩浆岩
B.当H为岩浆时,G是沉积岩
C.过程①和②能够引起地形变动,过程③和④不会引起地形变动
D.该循环时间较短时,多发生地质灾害
4.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2 . 翡翠玉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翠玉白菜(左图)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下图,完成12—13题。

1.这件翠玉白菜工艺品与图中岩石类型相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差异
B.L2时该地地质作用以内力作用为主
C.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历了上升运动
D.岩层⑦—④—②—①按照由新到老的顺序排列
3 .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的哪个过程使石灰岩变成大理岩(       
A.①B.②C.③D.④
2.有关右图的叙述不正确的(       
A.B类岩石中形成的岩石中往往具有层理构造
B.A类岩石中常常能找到化石
C.⑤⑦⑧是重熔再生作用
D.主要有外力作用参与的环节是②③

4 . 下图为一山坡地的地质剖面图,某营建商将部分的坡地削平准备盖房子出售。该地区潮湿多雨,地层有滑移的潜在危险。

回答下列小题。

1.上图所示甲、乙、丙三块营建基地中哪处危险性最高,其理由是(     
A.甲基地最危险,因其位于顺向坡地B.甲基地最危险,因其位于逆向坡地
C.乙基地最危险,因其位于山顶D.丙基地最危险,因其位于顺向坡地
2.开挖甲基地所出露的岩石在古时代是如何生成的(     
A.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B.经沉积作用固结形成
C.在高温高压下变质形成D.经由生物遗骸堆积形成
5 . 约在1.3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在杭州西湖一带出现了强烈的火山喷发,至今在西湖边的宝石山上,还存在着一条古代遗留下来的火山通道。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能正确表示宝石山最初形成过程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据图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丙一定是大理岩B.③一定是外力作用
C.甲类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D.②环节可能是变质作用
6 . 读某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该地先后依次发生了( )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地壳运动B.地壳运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地壳运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2.关于图中甲、乙两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背斜形成的山B.乙—向斜形成的山谷
C.甲—可能有地下水D.乙—适合修建隧道
7 . 读下面“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箭头②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
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D.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
2.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8 .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侵入岩B.喷出岩
C.沉积岩D.变质岩
2.下列岩石中,有可能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A.花岗岩、玄武岩B.石灰岩、砂岩
C.石英岩、大理岩D.大理岩、石灰岩
3.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2016-11-27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2章第1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
9 .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左图)和某地剖面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方框内的地理事物:甲是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丙是____________。
(2)写出左图中数码所表示的地质作用名称:①____________作用,③____________作用。图甲中______(填数码)可表示花岗岩的形成。
(3)右图中A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____地区(填方位)。F是流动沙丘,其成因主要是受____________作用。
(4)图乙中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10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  )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B.乙山为断块山C.地形主要为山地D.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2.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 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16-11-27更新 | 931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武强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