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7 道试题

1 . 2023年10月《国家科学评论》报道了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发现的早侏罗世(距今约1.9亿年)特异埋藏的恐龙化石群,该恐龙化石产自自流井组珍珠冲段的紫红色粉砂质泥岩中。根据研究成果建立了一新属种——“守护黔龙”,这充分说明亿万年前贵州是中生代古爬行动物的乐园。图1示意“守护黔龙”恐龙蛋化石,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守护黔龙”演化地质年代的主要陆生植物是(     
A.菌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2.紫红色粉砂质泥岩的形成环境及形成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A.I—①B.Ⅱ—②C.Ⅱ-③D.Ⅲ-⑤
2023-12-2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监测地理试题

2 . 卡利尼西巨石是与巨石阵在同一时期建立的中石器时代的环形巨石,原石是有30亿历史的路易斯岛的片麻岩,据说是英国最古老的岩石。下图是黄昏下的卡利尼西巨石。完成下面小题。

1.卡利尼西巨石的形成主要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为(     
A.岩浆喷出——冷却凝结——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岩浆侵入——冷却凝结——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变质作用——岩浆喷出——冷却凝结——地壳抬升——挤压断裂
D.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冷却凝结——地壳抬升——挤压断裂
2.片麻岩形成时期,地球上盛行的生物主要有(     
A.海生无脊椎动物B.蕨类植物C.爬行动物D.蓝细菌
2023-12-28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新高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首考模拟地理试题(五)

3 . 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和海水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该地(     
A.甲断层形成时间晚于三叠纪B.岩层①与②的形成环境相同
C.侏罗纪气候干旱,植被稀少D.石炭纪发生过数次海陆变迁
2.乙处地质构造的主要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侵蚀搬运一断裂下陷一固结成岩B.固结成岩—岩浆喷出一地壳抬升
C.地壳抬升一侵蚀搬运一岩浆侵入D.固结成岩一挤压拱起一风化侵蚀

4 . 下面左图为某区域地质结构示意图,0-J代表不同地质年代地层,右图示意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的花岗岩属于右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     
①花岗岩形成早于断层②花岗岩切穿背斜轴部③花岗岩切穿向斜轴部④断层形成晚于侏罗纪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该区域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固结成岩、岩层断裂、水平挤压、岩浆活动
B.水平挤压、固结成岩、岩浆活动、岩层断裂
C.水平挤压、岩层断裂、岩浆活动、固结成岩
D.固结成岩、水平挤压、岩层断裂、岩浆活动

5 . 读亚欧大陆东岸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地貌主要是风力堆积地貌B.①地区的河流以侧向侵蚀为主
C.花岗岩是变质作用后形成的D.褶皱形成时间早于断层
2.图示海域中岛弧F的形成原因是(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碰撞挤压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相离运动

6 . 下图为我田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①②发生了岩浆活动,⑥表示地质构造。



1.与大理岩成因相同的岩石是(     
A.①B.③C.④D.⑤
2.关于图中各点说法正确的是(     
A.④在⑥之后形成
B.钟乳石处为丹霞地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⑦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D.①处岩石类型为花岗岩
3.①~⑥地理事项按照形成由新到老顺序依次排序可能正确的是(     
A.①⑥③②⑤④B.②③④⑤⑥①
C.②③①④⑤⑥D.①⑥⑤④③②
2023-12-2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7 . 安徽天柱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其花岗岩峰丛地貌奇特,飞来峰上“飞来石”(如右图)如天外来客。下面左图示意地壳物质循环。

右图地貌景观对应左图中的岩石类型组合是(     
A.侵入岩甲B.变质岩丙C.喷出岩乙D.沉积岩丁
2023-12-2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泰山是山东丘陵中最高大的山脉,山势巍峨高峻。泰山石产于泰山周边的溪谷,主要是片麻岩,因其质地坚硬、基调沉稳、凝重、浑厚及美丽多变的纹理和年代久远的风化外形而闻名于世。如图分别是泰山石图片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成因上看,泰山石主要属于图2中的(     
A.甲B.乙C.丙D.丁
2.如图为泰山环山公路一隅景观图。该地区道路呈“之”字形弯曲是为了(     
A.减低道路坡度B.减小工程总量
C.减少生态破坏D.欣赏沿途风景
2023-12-2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9 .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丙甲丁D.乙丙丁甲
2.丙地层在甲构造右侧比左侧薄,原因是右侧(     
A.曾经地势较左侧高,外力堆积效果较微弱
B.曾经地势较左侧高,外力侵蚀效果更显著
C.受岩浆活动影响较左侧小,火山喷发物少
D.下层岩层背斜较左侧多,岩层容易被侵蚀
2023-12-26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石老人”是青岛市(36°N,120°E)崂山区的地标性景观,位于石老人村西侧海域,距岸百米处有一座约十几米高的岩石,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

据分析,“石老人”已经有6000多岁,组成“石老人”地区的岩石多为喷出岩中的流纹岩和安山岩,是火山活动的遗物。2022年10月3日凌晨,其上半部分突然坍塌,“石老人”的“头”和“胳膊”都不见了。在此之前就有游客称“石老人”在“变老”,需要人工修葺。左图为“石老人”坍塌前拍摄照片,右图为坍塌后照片。



(1)让“石老人”受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海水侵蚀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D.冰川堆积
(2)形成老人岩的岩石可能具有的性状特点是(     
A.有化石B.有气孔C.有层理D.较坚硬
(3)“石老人”形成过程可能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
(4)试从外力作用和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石老人”坍塌的原因。
(5)有专家提出需尽快修复“石老人”景观,对此你是否赞成,说出你的理由。
(6)形成“石老人”的岩石对应“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的____,⑤表示的地质作用是____,说出丁类岩石的主要特征________

(7)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原理,简述上图中埋藏在地下的岩石乙、戊转变为丁的过程。
2023-12-2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