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非洲的社会经济状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乍得位于非洲中部,其东部与西北部是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势平缓,西南部分布内陆淡水湖乍得湖(图)。乍得北部为热带沙漠地区,占全国面积1/3;中部为比较干燥的热带草原地区;南部为较肥沃的苏丹草原地区。近年来,乍得成为非洲四大产棉国之一,其棉花质量好,产量高,但加工量只占3%,经济效益低。在纺织品、服装方面的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还很少,社会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短期内很难成为世界纺织业中心。



(1)简述乍得湖地理位置特征。
(2)据图乙分析说明乍得湖北部湖面大面积萎缩的原因。
(3)分析乍得湖水位变化特点及主要原因。
(4)分析乍得很难成为世界纺织业中心的原因。

2 . 下表反映世界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面积、人口占各洲的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面积48.726.919.438.526.844.2
人口54.947.345.151.362.894.3

1.依据材料分析,下列地区中人口分布最为密集的是(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B.亚马孙平原
C.尼罗河三角洲D.苏门答腊岛
2.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比重最大的原因是(     
A.海岸线曲折,多海湾B.山地少,平原占比高
C.纬度跨度大,面积广D.人口密集,填海造陆多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图A为地中海戊处附近的“蓝窗”景观,位于一个悬崖的尽头,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透过大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图B是非洲西部局部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某旅行家从甲处出发,依次经过乙、丙,最后到达丁。该旅行家在四地附近拍摄代表性植物照片,如图C、D、E、F。下框中是对四张照片中植物特点的描述。


描述一:树干粗大,直径可达9米,内部组织中贮水,高约20米。

描述二: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单。

描述三:植物耐旱性强,具有厚的革质硬叶,一般株高较矮,树干粗壮,树皮的木栓层特别发达。

描述四:多气生根,包围依附乔木主干并绞杀;乔木高达15—25米,独木成林。


(1)“蓝窗”景观属于____(地貌名称),一年中受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____ 季。
(2)图中虚线为某货轮航线,将途经庚、戊、辛三处海域。若仅考虑海水的盐度,轮船在____ (填“庚”或“戊”或“辛”)海域更易腐蚀。其盐度高主要由于________,以及海域较为封闭、淡水注入少等。
(3)非洲人口分布极不均匀,人口稀少的地区是____ (填“乙”或“丙”),主要的自然影响因素是____
(4)判断拍摄地点、照片、植物特点描述的对应关系。
地点照片描述
____ (C/D/E/F)____ (一/二/三/四)
____ (C/D/E/F) ____ (一/二/三/四)
____ (C/D/E/F) ____ (一/二/三/四)
____ (C/D/E/F) ____ (一/二/三/四)
(5)描述图B所示区域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2023-04-06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世界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亚洲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趋向于水源丰富的地区B.趋向于高原地区
C.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D.趋向于内陆地区
2.导致欧洲与非洲最大人口密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矿产资源D.交通条件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乍得位于非洲中部,其东部与西北部是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势平缓,西南部分布内陆淡水湖乍得湖。乍得北部为热带沙漠地区,占全国面积1/3;中部为比较干燥的热带草原地区;南部为较肥沃的苏丹草原地区。乍得40%的劳动力从事畜牧业,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马匹改良,现已成为非洲第一大养马国。近年来,乍得成为非洲四大产棉国之一,乍得湖平原和南部地区是主要农业区,主要种植棉花和粮食作物。下图示意乍得地理位置、地形、湖泊、河流分布。

(1)分析乍得成为非洲第一大养马国的区位条件。
(2)乍得棉花种植区集中于乍得湖平原,说明乍得湖平原为棉花种植提供的有利条件。
(3)简述为了摆脱粮食危机,乍得政府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6 . 读维多利亚湖位置及周边水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维多利亚湖周边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非洲大陆西岸不同,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地形C.湖泊D.洋流
2.下列有关维多利亚湖周边国家社会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恶劣,人口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石油资源丰富,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
C.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迅速,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D.受旱灾的威胁严重,粮食短缺,贫困问题突出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非是非洲的第二大经济体,国民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经济相比其他非洲国家相对稳定。HX南非工业园是我国在南非的重要投资合作项目,南非是HX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第一站。自1993年起,HX公司就曾多次对该市场进行考察、调研。当时,HX公司判断,南非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很大的潜力。HX南非工业园(位于南非第二大城市附近)是南非40年来中资企业投资额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工厂,为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代表性项目。下图为HX南非工业园位置示意图。



(1)分析HX公司认为南非市场拥有很大潜力的原因。
(2)简述HX南非工业园选址的主要优势条件。
(3)说明HX南非工业园对南非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4)指出HX公司人员在赴南非建设工业园期间可能遇到的困难。
2022-10-30更新 | 872次组卷 | 8卷引用:地理(全国乙卷文综B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8 . 被世人美喻为“尼日尔河谷的宝石”的杰内古城,位于马里中部尼日尔河内三角洲最南端,建造在尼日尔河一个小岛的小丘之上,以独特的撒哈拉—苏丹建筑风格而驰名世界。城内2000多座古建筑基本用灰泥涂抹的捣实粘土块作为常用建筑材料,都被完好地保存下来。14世纪,杰内古城达到鼎盛期,成为北非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贸易中心。下图为杰内古城位置示意图及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杰内古城古建筑体现的是(     
A.古埃及文化B.西欧文化C.伊斯兰文化D.东亚文化
2.杰内古城将城镇建造在小丘之上,主要是为了(     
A.方便取材B.保护耕地C.通风散热D.预防洪涝
3.14世纪,北非通过杰内古城输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货物最可能有(     
A.葡萄酒、烟草、衣服B.水果、木材、渔猎工具
C.象牙、茶叶、皮革制品D.橄榄油、黄金、奴隶

9 .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我国在境外的国家级经贸合作区。我国某玻璃纤维企业在此投资建厂,产品销往中东、欧美等地。下图示意该经贸合作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企业在经贸合作区投资设厂,主要是因为该园区(     
A.政策优惠B.市场广阔
C.劳动力素质高D.科技水平高
2.该企业产品出口至欧洲西部的最短水路需经过(     
A.苏伊士运河B.曼德海峡C.霍尔木兹海峡D.马六甲海峡
3.园区企业数量增多将促进当地(     
A.加快产业转移B.增多就业机会C.降低用工成本D.改善空气质量
2022-09-03更新 | 718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7 中国基建(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讲义+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

10 .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成立。其所在的苏伊士湾西北经济特区西距开罗市120公里,北距苏伊士城44公里,是目前埃及唯一的经济特区。埃及与美国、欧盟、中东、非洲等经济体签订了多个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在埃及制造的产品可自由进入美国、欧盟、非洲、土耳其、阿拉伯国家市场。读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利用埃及的资源优势,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可以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纺织工业B.电子工业C.冶金工业D.生物制药工业
2.我国某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工厂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当地就业机会B.扩大海外市场规模
C.利用当地便捷交通D.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3.埃及政府持续提升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国际竞争力的最有效措施是(     
A.适时升级相关产业B.适当降低合作区工业产品价格
C.吸引更多企业入驻D.加大对经贸合作区的宣传力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