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长江三角洲地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涝是雨后农田积水,超过农作物耐淹能力而形成。渍主要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导致土壤水分经常处于饱水状态,农作物根系活动层水分过多而形成。涝和渍统称为涝渍灾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     
A.东临东海,深受台风影响
B.地势低平,河流侵蚀而成
C.农业发达,耕作历史悠久
D.城市密集,环境承载力小
2.影响该地区小麦春季涝渍风险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B.蒸发C.光照D.风力
2021-05-11更新 | 745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了鼓励和支持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开展战略合作,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武汉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首位城市(区域中规模最大的城市被称为首位城市,首位城市人口规模与第二位人口城市规模的之比为城市首位度)。武汉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拥有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产业基础,也是中国重要的科教中心。下图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示意图;下表示意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指标比较。

城市群长江中游长江三角洲
首位度23.7
三次产业结构比10.3:53.4:36.33.1:47.4:49.5
城镇化率/%52.172.2
外贸依存度/%9.478.8
人均收入/万元4.528.19
(表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依次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比较长江中游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结构的差异。
(2)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低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原因。
(3)分析武汉市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首位城市的区位优势。
(4)简述城市群不断发展壮大对区域水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1-05-04更新 | 27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阳信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3 .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开发区的产业集群培育和产业有序转移示意图,A、B、C示意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的开发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产业集群培育过程及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早期阶段,开发区以省级为主且数量不多,相邻开发区之间联系弱
B.中期阶段,国家级开发区数量增多,开发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C.后期阶段,开发区之间形成致密的网络联系,但强度明显减弱
D.产业由高能级区域向低能级区域转移过程中需拥有类似的产业基础
2.长江经济带开发区分工与合作合理的是(     
A.上游地区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B.中游地区大力发展矿产金属加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
C.下游地区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D.上中下游地区的开发区产业结构能级依次递减,产业转移自上而下
4 . 上海宝钢是我国最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其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A.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B.有便利的水陆交通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C.附近有丰富的煤炭资源D.人口稀少、交通闭塞
5 .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近几十年以来,该区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图1、图2分别是1985年和201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状况。利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发展的优越自然区位是(     
A.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B.气候湿润,旱涝灾害多发
C.水网稠密,内河航运便利D.矿产丰富,开采历史悠久
6 . 读“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等众多国家机关所在地,说明北京是全国的________中心。
(2)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________
A.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   B.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C.资源丰富   D.临海,交通便利
(3)连接两地区的铁路干线名称是________
(4)两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是________
①两地都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
②两地的煤炭资源都十分丰富
③两地的钢铁工业都靠近原料产地
④两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
⑤两地均位于我国农业发达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5)为实现区域均衡发展,上海支援云南经济发展可提供的是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帮助。
2021-03-16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如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读图,回答问题。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A.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上海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2021-02-27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04 清洁能源-2021年高考地理热点考前特训

8 .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常住人口的数量空化与自然环境、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密切相关。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各领域协作分工一体化发展。下图为上海、江苏、安徽2011-2018年的常住人口增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分别为(     
A.①上海 ②江苏 ③安徽B.①上海 ②安徽 ③江苏
C.①安徽 ②江苏 ③上海D.①江苏 ②上海 ③安徽
2.①地常住人口增量增加明显,主要原因是(     
A.交通设施便利,吸引外来人口B.生态环境优良,人居环境优越
C.政府政策支持,鼓励人口生育D.承接产业转移,人口回流增多
2021-02-27更新 | 1169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0-2021学年高三2月综合测试(一)地理试题

9 .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一播出,便引起巨大反响,片中介绍了我国许多不同地方的美食。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美食与分布地的连线正确的是(     
A.蓝田裤带面——山西省B.房县小花菇——湖北省
C.乐山豆花——重庆市D.清炖跳跳鱼——江苏省
2.广东省的潮州春卷属于(     
A.川菜B.湘菜C.粤菜D.闽菜

10 . 桑蚕喜温暖环境,生长周期短,养殖过程需较多劳动力。我国是桑蚕生产美国,桑蚕生产重心已由太湖平原等东部地区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目前广西稳坐我国桑蚕业的“第一把交椅”,并逐渐形成“广西模式”(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湖平原地区桑蚕地位下降的原因不包括(     
A.土地供应紧张B.农业产业结构调整C.市场需求萎缩D.农村劳动力减少
2.与广西桑蚕业发展及其影响不相符的是(     
A.水资源使用量减少B.利于石漠化的防治
C.土地利用率提高D.亩产桑蚕量高于太湖平原地区
2021-02-07更新 | 318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