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冰川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读北欧甲半岛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半岛东侧相比,峡湾地貌集中在西侧的主要原因是(     
A.暖流影响B.山地坡度大C.降雨更丰富D.内力作用更大
2.甲半岛有峡湾地貌说明该半岛(     
A.现在气温低,有常年冰雪B.现在降水多,降雪为主
C.过去气温低,冰雪丰富D.过去所处纬度高,海拔高
3.图中M地水资源最丰富的季节是(     
A.冬春B.春夏C.夏秋D.秋冬
2022-01-05更新 | 720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专家联测卷(一)文综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航拍中国》是一部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中国自然和人文风貌的纪录片。暑期,小王同学观看了《航拍中国一甘肃》,不仅领略了甘肃大美河山,还做了地理笔记。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部分区域示意图及四地景观图。



(1)透明梦柯冰川是祁连山区最大的山谷冰川,在甲冰川的侵蚀下会形成两壁____、谷底____的冰川槽谷。近年来,受____影响,冰川不断退缩。
(2)素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的董志塬在____作用下变破碎,____(生态环境问题)严重。试从水循环角度说明植树造林对该问题的治理作用____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北美洲北部海岸多曲折,岛屿众多,主要影响因素为(     
A.板块推挤B.冰川作用C.河流作用
2022-06-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第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知识竞赛地理试题

4 . 冰崩是冰川冰在重力作用下从冰川陡峻处或冰架边缘处崩落的一种地质灾害,与冰川发育情况紧密相关。青藏高原是我国冰川最集中的地区,分布有现代冰川40963条,总面积约4.5×104km2,冰川储量大于4.0×103km3。近年来受气候变暖变湿和人类活动等影响,主要冰川消融退缩,冰崩灾害的发生频率逐年上升,现已成为青藏高原一种主要的地质灾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于部分冰崩发生在人迹罕至的地区,青藏高原地形地势复杂,气候条件恶劣,野外工作很难顺利展开。冰川跃动监测、冰崩识别和风险评价等研究主要运用的技术是(     
①遥感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卫星定位导航系统④虚拟现实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冰崩多发于冰川前缘高陡斜坡或冰架边缘处,冰川冰在重力作用下拉裂产生变形、脱离母体崩落。图中冰崩隐患点最可能是(     
A.aB.bC.cD.d
3.冰崩的发育与坡度、面积、前后缘相对高差等因素有关。关于青藏高原冰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较陡或较缓冰坡处不利于冰崩发育
②山顶处冰崩发育最多
③大型冰川冰崩隐患比中小型冰川多
④雪线附近冰崩发生更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28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湖南省衡阳市高考二模(百校联考)地理试题

5 . 冰川常分布于高纬度及高海拔地区,是气候变化敏感的指示器,新奥尔松地区地处北极圈范围内其特殊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冰川地貌变化最为明显和迅速的地区之一,我国于2004年建立的北极黄河站就位于新奥尔松地区。如图为新奥尔松地区位置和1936-2015年冰川动态变化图,如表为新奥尔松地区冰川变化与温度、降水趋势对比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面积变化
(km2)
冰川变化速率
(km2-a-1)
温度线性趋势
(C.a-1).
降水线性趋势
(ml.a-1)
1936-1985年变化-11.50-0.2355
1985-2000年变化-2.34-0.1560.0951.023
2000-2015年变化-3.73-0.2490.0984.781
1985-2015年变化-6.07-0.2020.113.877

1.影响冰川转化为冰碛地貌的因素主要包括(     
①冰川融化的速率   ②冰川所处地形的坡向
③冰川所处地形的坡度   ④冰川的海拔高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奥尔松地区冰碛地貌的坡向以方向为主(     
A.偏东B.偏西C.偏南D.偏北
3.读表,以下针对新奥尔松地区冰川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对冰川地貌面积的变化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因素
B.该地气温升高引起的冰川物质减少不能抵消降水量增加所引起的冰川物质的增加
C.气温上升是该地区冰川退缩的主要影响因素
D.该地冰川变化的速率在逐年增加
4.石环指在冻融分选作用下形成的呈多边形或近圆形的冻土地貌。新奥尔松地区广泛分布着石环地貌景观如图,该地貌形成的条件包括(     

①季节性冻土   ②冰川的搬运作用   ③充足的水分   ④粗细物质混杂的平缓地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1-11-01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高三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6 . 欧洲的芬兰三分之一的土地在北极圈内。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芬兰南部湖泊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板块运动B.流水作用C.风力作用D.冰川作用
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海域终年不结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暖流增温B.西风强劲C.纬度位置D.城市热岛
2021-04-28更新 | 385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石冰川是一种沿着谷地或者坡地缓慢蠕动的冰岩混合体,表面覆盖有隔热性较好的岩石碎块。其最低海拔下限与区域多年冻土的最低海拔下限相一致,是典型的冰缘地貌。四川西部的大雪山大致呈西北一东南走向,其石冰川分布存在坡向差异。下图示意大雪山各坡向石冰川前缘的最低海拔下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石冰川中的岩石碎块(     
A.分选性好B.磨圆度好
C.多为流水搬运堆积D.多为基岩风化崩解
2.大雪山南北坡石冰川前缘最低海拔存在较大差异,是因为北坡(     
A.降水较多B.气温较低C.坡度较陡D.风力较大
3.受全球变暖影响,石冰川比一般冰川(     
A.融化快但危害小B.融化快且危害大C.融化慢且危害小D.融化慢但危害大
8 . 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简析纽芬兰利于渔场形成的条件。
(2)一艘游轮从B出发,经过C海峡,到达意大利。分析 C 处洋流对航行的影响。
(3)1月份,比较A、B两岛气温高低并说出主要影响因素。
(4)说出D湖泊和E海岸的地貌类型及该地貌形成初期所受的主要外力作用。
2024-01-0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石冰川是一种沿着谷地或者坡地缓慢蠕动的冰岩混合体,它有冰川婀娜的体态,却没有冰川剔透的外表,其表面是大大小小的岩石碎块。石冰川在除非洲外的各大洲均有分布(见下图)。由于所处区域环境差异,不同地区石冰川表面覆盖的岩石碎块形态各不相同。



(1)试推测石冰川可能的形成原因。
(2)南美洲石冰川的数量及面积远超其他大洲。试结合南美洲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南美洲石冰川广布的原因。
(3)与一般冰川相比,石冰川通常受全球变暖影响较小、危害更大,试分析其原因。
2022-05-31更新 | 27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冰岛低压位于大西洋北部冰岛附近,为副极地低压带上的一个半永久性低压中心,其强度和范围随季节而变化,影响欧洲西北部大范围天气热况。

材料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见图)位于欧洲西北部,西隔挪威海与位于北极圈附近的冰岛相望,半岛上有挪威和瑞典两个国家,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横立于两国之间,该山脉走向对东风阻挡,但利于西南风深入。半岛上冬季多积雪。半岛西部常年受西风影响,海岸陡峭,破碎曲折,多岛屿和峡湾。

材料三: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霜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固态降水率、盛行风向及峡湾地貌形成示意图。



(1)说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固态降水率在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上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2)据图描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3)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极地东风带却常年盛行西风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