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9 道试题

1 . 土壤相对湿度在表征土壤湿度的同时,也是表征农业旱情的一项重要指标。利用土壤相对湿度(R)可确定干旱等级:R40%为重度干旱;40<%R50%为中度干旱;50%<R60%为轻度干旱。下图示意1983-2019年黑龙江省春季各月030cm土壤相对湿度年际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与5月份相比,黑龙江省4月份0~30cm土壤相对湿度总体上较大,主要原因是该省4月份(     
A.日平均风速大,蒸发弱B.降水多,积雪融水多
C.日平均气温高,地温高D.积雪融水多,蒸发弱
2.推测影响黑龙江省春季0~30cm土壤相对湿度年际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A.地表日平均温度、春季降水量B.积雪期长度、前秋季降水量
C.地表日平均温度、春季蒸发量D.积雪期长度、日平均风速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3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黑土是宝贵的农业战略资源,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在资本下乡、土地流转的政策背景下,一些南方的不法商人打着租地的旗号,大量盗挖五常市的林地黑土、湿地黑土和田地黑土,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读下图示意五常市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五常市黑土广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全年温和多雨,植被生长茂盛,秋冬季节进入土壤的有机质丰富
B.纬度较高,全年气温偏低,有机质分解缓慢
C.降水较少,淋溶作用弱,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D.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2.黑土被大量盗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表现在(     
①林地和湿地被破坏,调节气候、径流能力变弱,旱涝灾害发生频次增加,导致产量不稳定;②黑土面积减小,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降低、品质下降;③大量增施化肥,提高粮食产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④表土裸露,外力侵蚀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5-31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浙江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3 . 长白山高山苔原位于长白山火山锥体上部(海拔约为2000~2500m),主要以灌木苔原为主,很少有草本植物。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原先位于长白山苔原带西坡的草本植物不断入侵,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如图为草本入侵程度与环境因子变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草本植物入侵前,其所在的位置最可能是(     
A.较低海拔的缓坡地带B.较低海拔的陡坡地带
C.较高海拔的缓坡地带D.较高海拔的陡坡地带
2.草本植被入侵后,导致当地土壤有机质的变化及原因分别是(     
A.减少 气温降低,枯枝落叶分解慢B.增多 地表植被覆盖率提高
C.减少 灌木萎缩退化,枯枝落叶量减少D.增多 草本植物生长消耗的有机质少
2024-05-2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黔东南某地世代耕作,水稻梯田分布在海拔300—500米的山坡上,千百年来没有复杂的水利设施,却旱涝保收。经研究发现,这里独特的水循环系统(下图)是当地水源稳定,旱涝保收的根源。

(1)当地的植被类型是____。一般来说,山坡上的土壤肥力比山谷的土壤肥力____(大或小),山坡的土壤厚度比山谷____(大或小)。
(2)农民在山坡开垦出梯田,使得地表径流速度____(加快或变慢),使地下径流流量____(增加或减小)。
(3)森林是这里独特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简析山上森林遭受破坏,对山下河流含沙量和水位变化的影响。
(4)2021年夏季,周边遭遇严重干旱,该地的梯田却没有受到大旱的影响,始终细水长流。运用水循环的原理解释其原因。
2024-05-2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同学们在北京某山地开展实践活动,探究土壤特征与形成,考察前提出假设,并通过实践进行验证。

提出假设

不同地点的土壤特征不同,与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关系密切。

选点采样

同学们初次选取三个土壤采样点,其中两个位于山坡、一个位于山顶,后调整为表中列出的四个采样点,进行土壤采样,并记录土壤特征。

编号位置颗粒大小土层厚度/cm土壤表层颜色
采样点1山麓50棕色
米样点2山前古河道35棕色
米样点3山坡17浅棕色
采样点4山顶25浅棕色
(1)与初次选点相比,调整后的选点方案优点有________等。
(2)依据表资料,概括可支持假设的结论。

同学们绘制了两个采样点的土壤剖面示意图(下图)。

(3)与采样点3相比,概括采样点1土壤剖面的特点。

实验探究

同学们将采样点1和采样点3的土样带回实验室进行特征分析。

(4)实验结果显示,采样点3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结合表说明原因。

拓展学习

(5)为了进一步验证同学们提出的假设,还可以如何进行研究,提出你的建议。
2024-05-2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期以来,黑龙江省都对黑土地的质量进行着监测,并进行了耕地质量总体状况的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粮食总产持续增长,主要靠的是扩大耕地面积、选用良种、密植、农业增产技术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1982年,黑龙江省盐碱耕地面积为23.33万公顷,同时,由于化肥投入量逐年加大,农肥投入逐年减少,以及除草剂的普及应用等,导致土壤板结硬化程度逐年加剧。2015年最新监测结果显示: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全省水土流失耕地面积达460万公顷,占全省耕地的三分之一。

材料二:土壤在热带雨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首先,土壤提供了生物生活所必需的矿物质和水分。其次,土壤为雨林的植物生长提供了基底,为种类丰富的动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等)提供了栖息场所,这些生物和雨林中的其他生物一起,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雨林生物群落,但同样的林下生物种类丰富,以枯枝落叶为食的大量底栖生物(如真菌类微生物)不断分解林下的枯枝落叶,另一方面,热带雨林地区矿物质淋失特别强烈,因此热带雨林被称为“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

(1)简述东北黑土肥沃的成因。
(2)分析热带雨林被称为“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的原因。
(3)针对黑土退化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2024-05-1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THUSSAT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3-2024学年高三9月诊断性测试地理试卷

7 . 江西省丰城市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是典型的富硒元素土壤分布区。土壤硒元素含量与土壤有机质、黏粒含量呈正相关。下图示意丰城市水田和旱地两种土壤剖面深度硒含量的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丰城市土壤中硒的主要来源是(     
A.生物累积B.枯枝落叶
C.河流堆积D.成土母质
2.当地水田和旱地硒含量分布特点是(     
A.水田的含硒量高于旱地
B.变化幅度旱地高于水田
C.含硒量的变化趋势相似
D.均与深度变化呈负相关
3.导致0~40cm水田硒含量高于旱地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水田黏粒量多,吸附能力强B.水田温度更低,有机质分解慢
C.旱地含水量低,有机质分解慢D.旱地淋溶更强,有机质流失多
2024-05-0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8 . 森林作为自然环境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受到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而且森林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环境要素的变化,对气候、水文等地理环境要素产生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加拿大是发生森林火灾最多的国家之一,山火通常从每年5月开始。截至2023年8月21日,加拿大已经发生5813次山火,总过火面积超1355万公顷,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影响。

材料二:加拿大广泛分布的地下泥炭层阴燃形成“僵尸火”,助长了加拿大的超级山火。泥炭层是指河流沉积平原或山间谷地等容易积水的低湿地段,由大量因缺氧分解不充分的水生植物有机残体积累而形成的物质层。

(1)加拿大森林资源丰富,其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该植被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其主导因素是____。(单选)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2)加拿大泥炭层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有(     )。(单选)
①湿地多,水生、湿生植被丰富②地势低平,河湖水域分布多
③气候湿冷,植物残体分解慢,数量多④纬度较高,冻土广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加拿大山火次数最多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导致这一现象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受____板块和____板块运动影响,加拿大西部形成高大山脉,森林覆盖率较____;5月开始,气温逐渐____(单选:A升高B降低),来自海洋的____(单选:A西南风B东北风)越过高大山脉后,形成____(单选:A上升B下沉)气流,导致空气中的水汽含量____(单选:A增加B减少),地面变得干燥,引发森林大火。
(4)加拿大森林火灾发生后对水循环的影响可能表现为(     )(单选)
①地下水的补给增加,水位明显提高②短期内地表径流增加,洪水风险上升
③植被覆盖减少,土壤蒸发量增加④土壤结构发生变化,影响下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简要分析2023年加拿大破纪录的森林火灾为什么造成了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6)研究表明低强度的森林火灾可以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分析其原因。
2024-04-09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地理第二次质量调研卷

9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是诗仙李白沿长江由蜀入楚的感叹。据此完成小题。

1.李白沿江所见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亚寒带针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楚地平野中的丘陵土壤呈红色,与此关联正确的是(     
A.铁铝氧化物多——气候暖湿B.土层结构分层明显——发育时间长
C.土层贫薄——淋溶作用强D.土质黏重细密——风化作用强
2024-04-06更新 | 24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东北黑土地开垦以来一直处于高强度利用状态,黑土退化变“瘦”、变“薄”、变“硬”,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带来挑战。被称为吉林省“南北分界线”的大黑山呈东北—西南走向,为600m年降水量的分界线,是松花江和辽河的分水岭,东坡积雪量大,较西坡黑土退化严重,近年来,人们采取了留茬耕作、垄沟秸秆覆盖、横坡垄作等农业生产技术,有效地遏制了黑土的退化。图为大黑山剖面示意。

(1)分析黑土变“瘦”、变“薄”、变“硬”的原因。
(2)说明大黑山东坡比西坡黑土退化严重的原因。
(3)任选一项农业生产技术措施说明其防治黑土退化的作用原理。
2024-04-02更新 | 551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