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读我国人口分布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黑河-腾冲一线东西部地区比较表

面积比例

人口比例

人口密度

东部地区

46%

96%

222人/km2

西部地区

54%

4%

9 人/km2

(1)黑河、腾冲分属哪两个省级行政区                              。(写简称)
(2)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现状是               
(3)从环境人口容量入手,分析我国人口分布这一现状存在的合理性。
(4)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影响环境容量的问题?
2021-05-13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考向22 人口容量-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
2021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综合题 | 较易(0.85) |
2 . 读长江经济带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四川省内以AB一线为界_____(填“东”或“西”)部人口稠密,造成这种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
2021-05-10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解密08 人口与环境(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3 .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统计,常住人口总数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江苏省。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表现为(     
A.东部多,西部少B.青藏高原人口密集
C.内陆多,沿海少D.南方地区人口稀疏
2.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数约为(     
A.14亿B.13.4亿C.12.8亿D.12亿
3.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增幅是(     
A.快速上升B.逐渐上升C.逐渐下降D.基本持平

4 . 自中国提出并实施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战略以来,减贫成效显著。贫困发生率从7.2%下降至0.6%,贫困程度大幅降低。下图为我国贫困村的地形特征分级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贫困村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表现为(     
A.海拔越高,贫困村数量越多B.坡度越陡,贫困程度越深
C.坡度越陡,贫困村数量越多D.海拔越低,贫困程度越深
2.我国西北地区贫困村地域分异的制约因素主要是(     
A.人口数量B.能源资源C.水土资源D.降水变率
2021-02-01更新 | 1078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结合下表(黑河—腾冲一线东西部地区比较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面积比例(%)

人口比例(%)

人口密度(人/Km2

东部地区

46

96

222

西部地区

54

4

9

1.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植被C.水文和农业D.历史和经济
2.西北地区总体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大多(     
A.海拔较高、气候凉爽B.地处山麓、临近河流
C.矿产丰富、工业发达D.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3.下列因素中,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是(     
A.资源数量B.消费水平C.对外开放程度D.科技发展水平
2021-01-05更新 | 1499次组卷 | 9卷引用:浙江省山河联盟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青藏高原是中国乃至全球典型的人口稀疏区之一,但内部人口地域分异明显。下图分别从经度、纬度、极向(最大与最小人口密度连线方向)和垂直四个维度反映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规律,按“胡焕庸线”思想,学者提出一条青藏高原的人口地理划分线。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青藏高原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光照B.降水C.水源D.热量
2.图c为极向距离的人口密度差异。则人口极端稀疏区大致最接近(     
A.37° N,85° EB.30° N,90° E
C.35° N,100° ED.30° N,80° E
2020-12-16更新 | 842次组卷 | 10卷引用:浙江省2020-2021学年高三12月百校联考地理试题

7 . 读江苏省人口密度相对最低区域分布(钟线阴影部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江苏省人口密度相对最低区域主要分布在(     
A.西部沿河地带B.东部滨海地带C.北部平原地带D.南部沿湖地带
2.影响甲地人口密度的主要原因是(     
A.海运便利B.农业发达C.盐碱地广D.淡水短缺
8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以我国四川省为例,该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但人口分布不均,以平武至盐源一线为界,东西人口差异悬殊,四川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等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


(1)川东和川西的人口分布状况,川东地区人口________(稀疏或稠密),且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形区):川西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形区)。
(2)“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四川省农民工外出,主要的流入地是_______流入地吸引四川省农民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人口流动对流出地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当地为吸纳这部分劳动力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

9 . 纸币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在已经发行的数套人民币中,我国一些著名的风景被相继印在了它们的背面。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各地貌景观与其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甲——风力侵蚀
B.乙——流水沉积
C.丙——流水溶蚀
D.丁——断裂下陷
2.“五岳独尊”的泰山山体所属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B.向斜
C.地垒D.地堑
3.图中四地,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最高的是
A.泰山地区B.长江三峡地区
C.桂林地区D.黄河壶口地区
10-11高二下·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10 . 读“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②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
B.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向西迁移趋势明显
C.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
D.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的迁移没有关系
2.目前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大致位于( )
A.江南丘陵B.青藏高原C.四川盆地D.东北平原
2019-01-30更新 | 9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5月月考地理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